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逸  刘慧 《今日科苑》2007,(1):46-47
“野生华南虎可能已经灭绝了。”在2006年11月16日召开的中国动物园协会中南协作区年会上。动物学家们再次聚焦华南虎的生死存亡问题。此前,广东一支野外科考队也已经出发,开始了为期10年的野外寻找华南虎行动。作为中国独有的物种,华南虎真的已经灭绝了吗?我们还有希望亲眼见到野生华南虎吗?  相似文献   
2.
<正>一名澳洲男子在西南海岸冲浪时遭鲨鱼袭击,当场死亡。事发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以南230千米一处海滩。警方说,遇难者名为吉安·库尔曼,当天上午与哥哥皮特·库尔曼一起冲浪时遭遇一条4米长的鲨鱼,哥哥皮特·库尔曼躲过一劫。皮特·库尔曼说,看着鲨鱼追逐撕扯弟弟的血腥场景令他痛不欲生。时隔不久,在澳大利亚悉尼北部海滨,叉一个冲浪者遭到鲨鱼袭击掉下冲浪板,在水下又被鲨鱼咬住拖着游了一段距离,所幸后来鲨鱼短暂松了口,该名男子才得以逃生,但他大腿根部被咬掉了4磅(约1.8千克)肉,差点因失血丧命。因为两起事件接连发生,所以鲨鱼袭人话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秦湖 《知识窗》2014,(17):29-29
早年,动物学家迈克尔·霍夫曼在东非丛林考察时,观察到一只生病的黑猩猩。这只病恹恹的黑猩猩缓步走向一丛灌木,掰下一根枝条,剥开树皮,然后放入嘴里咀嚼,并吮吸里面的汁液。  相似文献   
4.
驼鹿的花纹     
若风尘 《良师》2010,(2):11-11
在遥远寒冷的西伯利亚针叶阔叶混交林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驼鹿,它们的外形与普通驼鹿并无二致,但其腹部布满了不规则的花纹,异常美丽。因此,动物学家把它们命名为花腹驼鹿。因为它们在丛林和寒冷中生存能力特别强,当地人管它们叫“西伯利亚丛林勇士”。在这里,花腹驼鹿受到人们的保护,不捕杀花腹驼鹿的戒律更是在猎户中代代流传。  相似文献   
5.
麦白 《新高考》2007,(11):55-55
提起大象的语言,人们也许会联想起影片中那震荡丛林,回声四起的吼叫声。但是大象的活动却不是通过吼叫来相互传递信息的。人们往往会注意到,一群大象在行走时,会突然停下脚步,领头的大象往前挪动几步,似乎听到了什么动静,然后整个象群立刻折向而行,但是当人们环顾四周,却寂静无声,就不知是什么使整个象群突然改变运动方向的。对此现象,近十年来动物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狮吼莽原,虎啸深山,给人留下的是震撼与敬畏。唯有狼嚎让人胆寒般地惊惧,它凄厉多变的颤音简直令人头皮发麻,灵魂出窍…… 弄懂狼的语言,破解其中的奥秘,无疑成为吸引动物学家的重要谜题。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差别只是在发现与尚未发现而已。  相似文献   
7.
蜘蛛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在迄今1.6亿年前形成的琥珀中就有它们祖先的身影。有3万多种蜘蛛至今活跃在地球的每个角落,从地上到地下,从城市到村庄,从陆地到海洋,只要留意就能发现它们活动的踪迹。动物学家通过计算得知,每公顷森林中约有100万只蜘蛛;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蜘蛛数量更可能高达300万只。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生物学家对死于公海的鲸的去向十分好奇。早在1934年,丹麦动物学家奥格斯特·克罗伊就推测,死鲸沉入海底,被深海动物慢慢吞噬。然而,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研究人员才真正发现死鲸的去向。  相似文献   
9.
《集邮博览》2011,(8):59-59
目前全世界有大熊猫1100余只,且有野生种群;而野马全世界仅存不到1000只,且都在动物园中人工圈养,根据我国动物学家多年的考察研究,至今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据证实野马有野生种群。野马在自然界生存了数千年,是唯一保留着6000万年前生物基因的珍稀物种,大约在中古时期野马就已生存在准噶尔盆地,  相似文献   
10.
动物的智商     
来看看这些动物到底有多令人吃惊——它们会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绪,会使用工具,并且善于协作。主角一:海豚瑟昔亮点:好记性证明人:动物学家赖斯赖斯的研究对象是一只瓶鼻海豚。这只海豚有一个习惯:坚决不吃有鳍的鱼!在一次训练中,赖斯错误地投出了一条有鳍的鱼。瑟昔用嘴接到了这条鱼:但是它很快地吐出了鱼。游到池子的对面,“笔直”地“站”在水里,清楚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有鳍的鱼,我不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