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会芳 《双语学习》2007,(9M):157-158
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不仅涉及到翻译中语言表层结构的处理,更涉及到文化层面含义的处理。动物以其本身的形象特征赋予语言一定色彩的比喻意义,而特殊的文化环境又使动物类词语有了特殊的含义。而且,动物类词语的翻译尤其注重文化层面含义的处理,所以适当地运用归化和异化才能在翻译中恰当的处理动物类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动物类谚语和习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动物类谚语和习语因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其表达的意义与汉语有着许多异同。为此,应从中寻找规律性,以便理解其涵义并准确翻译。本文对此作了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单词教学的第一步是将单词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单词的音、形有初步的感知,对其意义有初步的了解。单词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根据需要,以不同形式呈现单词,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其留下深刻的第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小学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小学生年龄尚小,其行为特点表现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和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这门功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产生迫切的学习愿望,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某位教师的喜爱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是否喜欢上他的课,并是否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其实教师简单的一个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与自然界的动物发生了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中国人常常赋予动物丰富的文化含义,这使汉语中的动物类词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姿。这种文化现象是十分有趣和值得探索的。笔者对该类词语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它们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在俄罗斯文学中,童话是最通俗的民间创作体裁之一,其中的动物类童话无所不在.它直接利用动物,以隐喻、象征、影射、时比等艺术手段来讴歌劳苦大众、揭露世态、讽刺人事或寄托道德教育、启发思想观念等,称得上是俄罗斯童话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读写》2010,(10):137-138
立山血池温泉。日本猕猴一家三口泡在热水中,其乐融融。在那里。这种受到保护的灵长目动物像人一样沐浴在温泉中尽情享受。这张照片获得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奖(Intemational Conservation Photography Awards)野生动物类别一等奖,这个全球性摄影大奖主要展示激励人们关注环境保护的照片。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习语作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定表达方式,也蕴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其中,动物类习语通常被赋予不同于动物本身的文化喻意,即动物的某些特性被用来形客人的性格。而文化喻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又有所不同。可见,习语中的文化因素是英汉翻译是的难点。本文借助语言学与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基于对《圣经》(Holy Bible)、《伊索寓言》(Aesop(?) Fables)和十二生肖的研究,试图对英语动物类习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石头上能有什么名堂?今天,在刘叔叔家看到圆润而色彩斑斓的雨花石,让我惊讶不已,雨花石竟然如此美丽!动物类的有"金鱼",那金鱼摆着金色的尾巴在水中游动着;"天赐玉猫"的雨花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