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5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美医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历史、现状与区域化CME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夏旭 《图书馆论坛》2002,22(5):143-146,148
在回顾中美医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实施形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粤港澳地区区域化CME新模式,探讨组织结构、特点和实施办法,给出医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模式图,虚拟网状分层模型。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决定在未来的十年内建成东亚自由贸易区,这一举措有其内在和外在原因,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外在原因在于中国和东盟共同面临着整个世界经济衰退造成的贸易萎缩,美日等主要经济大国走向贸易保护,以及全球经济趋向区域化的压力;其内在的原因在于东亚内部经济发展的本身,以及本区域贸易的迅速发展这一事实。本认为,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会给中国创造更加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领域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5.
《电子出版》2004,(11):58-61
新的世纪,全球期刊业面临集团化、产业化、全球化、区域化、多元化、分众化等诸多发展大势,但从媒介的自身特征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路径来看,跨媒体多元化扩张是期刊业发展将贯穿的一条重要主线。对中外期刊业的跨媒体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能使我们更加明晰刊经营者所需的行动取向和中国期刊业的明日图景。现代传播媒介之间在资源、受众等方面存在着竞争,但媒体之间应该形成互动关系,使知识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期刊应与其他媒体相互融合、被充,使主题信息的无限扩充,在选题、样式、媒本包装等方面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6.
传媒的区域化趋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传媒的区域化.就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内自发形成的类型齐全、又具有良性竞争的传媒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高移化、规模化、区域化、复合化──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职教改革的构想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张玉阶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调整教育结构,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调整教育结构,不仅指调整大教育结构体系,而且也指调整某一类教...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区域化也必将成为我国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具体阐释高等教育区域化与高等教育地方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联系与区别,对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含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它是一种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办学变成中央、省两级办学(也包括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办学)的新办学思路,其办学宗旨是为了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科技、经济、文化等诸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客家民居聚落是客家人对自身生存、生活环境进行精密思索创造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聚落环境被逐渐赋予关于自然、文化与社会的深远意义,成为客家文化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本文试从建成环境意义的角度出发,就客家民居聚落空间图式的系列形成过程探析客家民居聚落环境的意义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