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年初,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叶笃正摘得桂冠,他说:“能够获得这项大奖,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兴。我以一个平静的心情来接受,因为这个崇高的荣誉不只是对我个人科学生涯的一个肯定,更是对我的合作者、我的同事们和整个气象科学界的努力探索、勤奋工作成果的赞誉。”  相似文献   
2.
2011年9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门看望了三位著名的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叶笃正、师昌绪和王忠诚,和他们共同探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并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相似文献   
3.
正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工作。2007年6月,王大珩、刘东生、叶笃正三位老科学家以"年老未敢忘忧国"的心情致信温家宝总理,提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加强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的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自主创新的瓶颈问题。时任总理温家宝批示:"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这一观点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将近90岁的中科院院士、气象学家叶笃正先生和82岁的中科院院士、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先生,因在其各自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格外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14,(5):13-15
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气象学会和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气象学会原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名誉所长。  相似文献   
6.
郑培明 《今日科苑》2011,(18):18-20
我有一支能透视未来的望远镜,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多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叶笃正语  相似文献   
7.
科技     
《今日科苑》2006,(2):37-38
叶笃正、吴孟超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奖,43万份问候搭载“新地平线”飞向冥王星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3,(7):28-31
每天气温增加八九度,也许就是一百年内地球面临的状况。发出这个警告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对叶先生的了解,不光是他对人类未来的担忧,还有他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叶笃正先生为著名的大气科学家,东亚大气环流变化理论的创始者,全球变化研究的倡导者,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叶笃正文选》收入了叶先生1949年以来约130万字的论文,分为上下两卷,其中上卷为以汉语撰写的学术论文集,下卷为以英语撰写的学术论文集。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元月9日上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同时还举行了隆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颁奖仪式,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两鬓斑白的老者缓步走上主席台, 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标有奖金500万元的奖牌,在媒体的闪光灯前微笑着,平静而泰然。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叶笃正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