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古诗教学中,除了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发展学生的爱国情怀,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2.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劝惩之作,《阅微草堂笔记》劝惩的方式可分为宿命论和因果观。宿命论是唯心的,而因果观则含有唯物的成分在内。  相似文献   
3.
4.
从马克思哲学的高度解读"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催生各种"拜物教",导致道德滑坡;官商勾结;"以物为本"的"拜物教唯物主义"的经济增长战略,是我国生态破坏的哲学思想根源."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纠偏,践行这一发展观就是把人当作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精神力量"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并把人的"实践力量"视为人的"外在本质".  相似文献   
5.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诗学",面临如何处理历史的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关系问题."互文性"理论使文学和历史的界线模糊化,应对新历史主义应采取辩证综合分析的科学态度.在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中,应该辩证地理解唯物史观与新历史主义文化思潮的关系,在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同时,批判性地汲取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从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出发,揭示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首要地位,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涵义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思考、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髓,才能从根本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刘宏礼 《甘肃教育》2006,(5B):35-35
在哲学常识教学中,学生普遍对“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关系认识不清,笔者试加以浅析,并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历史唯物观的角度阐述人学和马克思主义人学对当代的启示。探讨马克思主义人学时代性、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建构原则及马克思主义人学三大课题:人对自然的生态意识、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新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经验描述,而是反映现实的真实社会状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史,“历史精神”体现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不是对唯心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解析了人类自由的获得路径问题。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马克思发现了真正探及社会生活本质同时也是文化的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从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哲学道路矗立于现代哲学之林,这就是作为整体哲学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论启发式教学中的适时与适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启发名言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了适时启发,“举一偶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了适度启发。适时适度启发的主张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唯物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探讨孔子启发主张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于克服注入式等教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