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研究课题组”前往加拿大和美国进行专题调研,重点考察了解美国在区域发展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做法,寻求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政策     
《华夏星火》2011,(11):5-5
国土部 开发利用坡地资源缓解后备资源不足 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的有效国土开发空间严重不足。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表示,未来将有计划、有节奏地推动低丘缓坡地、山地、未利用土地和工矿废弃地的综合开发利用,缓解我国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简称“黄上开发区”)是甘、青、宁三省区联合开发西北国土资源、促进西北民族经济腾飞能战略性经济协作区。具体讲是指黄河流域从青海龙羊峡至宁夏青铜峡段流经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近1000公里的狭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国土开发整治系统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国土开发整治系统的特征、内容、属性及研究意义,进而为我国的国土开发整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接本刊上期第37页 (五)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过程 这一项能力主要是立足于地理学的综合性特征,考查我们概括能力、综合能力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从哲学的角度上看,主要考查联系观念和变化观念。 例:读图1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明了国土开发的指导思想,认为应通过不平衡增长来实现均衡发展,指出经济效益、经济地理区位、关键项目和现有基础是确定重点开发地域的基本因素,随后论述了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四个沿海重点开发地域的起步条件和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7.
宁夏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气候干旱,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同时也是我国宜农荒地较多的省区之一。全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0.6万公顷(1659万亩),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为80万公顷(1200万亩),其中200公顷(3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宜耕地后备资源26.7万公顷(400万亩)。全区按自然条件分为北部黄河平原自流灌区、中部丘陵台地干旱带扬黄节灌区和南部黄土丘陵雨养区三个农业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中国城市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和自然岸线格局的空间界定出发,基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主体功能区划、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价及其相互交叉分析,对城市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和自然岸线格局的空间结构进行解析。通过分析城市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和自然岸线格局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主体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数量结构、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成因分析,并结合与国家层面相应结构的比较研究,给出了中国城市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和自然岸线格局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表明:自然岸线格局区域的人均GDP、人口密度、国土开发强度、城市化比重等指标都远高于城市化格局区域,是"四大格局"中全国经济和人口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城市化格局首选开发适宜度高的区域,而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具有明显保护指向性,其大部分区域为适宜度低的区域。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线格局的资源环境超载状况均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尝试构建中央和区域层面的府际协调机构,改进政府绩效考评的主体和标准等措施,强化政府间互动合作,这些或许是贫困带的突破口作为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是《环首都经济圈》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早年研究基建经济,专长是投资理论管理和区域发展理论,所以对北京周边的问题,他习惯于从投资的角度来解释。在他看来,消除贫困带最有效的办  相似文献   
10.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较少干预区域发展中的微观经济事务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