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19篇
  免费   1533篇
  国内免费   1998篇
教育   65314篇
科学研究   36466篇
各国文化   483篇
体育   7496篇
综合类   2997篇
文化理论   1350篇
信息传播   20144篇
  2024年   692篇
  2023年   2453篇
  2022年   1954篇
  2021年   2182篇
  2020年   2146篇
  2019年   1874篇
  2018年   1141篇
  2017年   1553篇
  2016年   2406篇
  2015年   4129篇
  2014年   10549篇
  2013年   8106篇
  2012年   10201篇
  2011年   11291篇
  2010年   9830篇
  2009年   9143篇
  2008年   10884篇
  2007年   8026篇
  2006年   6774篇
  2005年   6140篇
  2004年   4834篇
  2003年   3616篇
  2002年   3019篇
  2001年   2718篇
  2000年   2338篇
  1999年   1088篇
  1998年   805篇
  1997年   751篇
  1996年   708篇
  1995年   721篇
  1994年   475篇
  1993年   358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323篇
  1990年   294篇
  1989年   35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57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引领和规划了黄河流域城市及其文化软实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对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点定位、凸显了济南在全国区域、黄河流域、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的区位优势,有利于济南在新发展阶段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迈进了"黄河时代",彰显了黄河文化资源,凸显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根和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得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黄河文化底色和黄河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2.
华雪珍 《江苏教育》2023,(41):93-94
“双减”实则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跨越。项目导学视角下的“减负增效”实践探索,坚持儿童立场,指向整体育人、实践育人,推进国家课程创新实施,激发“双减”活力,将“减量”与“增质”融入学校课程实施、教学变革、作业增值等层面的探索中,融入学生充实灵动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3.
4.
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基础,助力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地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上海市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呈现出重视程度加大、对象内容扩展、资助重点在人才、体系框架初体现、投入力度增加、促进作用有体现等总体特征,但同时存在缺乏系统设计、功能定位、统筹协调等问题。面对未来,完善上海市人才培养计划体系,需健全体系设计、明确功能定位、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6.
化学科技创新社团依托化学系与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科研实验条件,培养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者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写作任务群的方式冲破传统习作教学“为写而写”的樊篱,以真实问题的解决为起点来设计写作大任务,以系列化的项目完成为要点来涵养学生的写作关键能力,以交互式的人际交往为落点来彰显写作的题中之意,是积极探索“需要”导向的写作任务群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9.
为严格学术期刊出版资质,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学术期刊认定工作。经过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及中央期刊主管单位初审上报,总局组织专家严格审核,正式公布了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成才之路》位列其中,成为国家认定的学术期刊。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办刊要求,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努力创新求实,打造中国人才教育学研究领域精品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是如何更好地把我国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在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是在吸收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制度建构的理论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深刻认识显著优势的实践中坚定制度自信,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