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41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6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末位淘汰”机制的实行,确是寻求资源优化配置和自身良性发展的一次尝试,也显示了央视自我变革的决心。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应该肯定;从操作层面上说,也属一种进步而有效的措施,手段:优胜劣汰.鼓励竞争。而以收视率为臧否节目是非的尺度,更充分体现了对观众的重视——作为大众传播方式之一种的电视传媒,能够如此对待自己的传播对象,也确是把握住了大众传播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3.
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 《新闻界》2003,(4):9-10,18
现在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例如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2001年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出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条,比例相当高。原因在于最近100年来,生活中的科学因素激增,人们对科学的关注近年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相对较低,但近年也呈上升趋势:1996年全国第三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0.3%,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的调查中已经上升到1.4%。虽然不令人满意,但上升速度是很快的。根据新华社2001年10月的报道,除了正规教育渠道外,我国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中…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现代大众传媒中,广播常常被人们视为“弱势媒体”。面对电视声画一体,视听兼备的强大表现力和网络信息海量、跨越时空、多种符号,即时互动的丰富功能,广播总给人以势单力薄的感觉。面对新兴媒体严峻挑战的现状, 广播人只能以理念变革为先导,重新审视广播这一走过百年历史的老牌电子媒介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定位,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广播事业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节目运作、频率建设、盈利模式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重塑, 最终实现频率资源和受众服务的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5.
董昕 《新闻采编》2002,(2):14-15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媒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电 视、报纸、广播、网络……对于许多人来说,传媒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们通过读报纸看电视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新闻背景,获得分析解释;获取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获得社会知识开阔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宣传和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国主义宣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是我国宣传战线长期的任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爱国主义列为公民道德建设之首要因素。本文紧密结合中国大众传媒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中的具体实践,分析其经验得失,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情况下,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可操作性策略。一、宣传战役和日常宣传相结合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宣传的效果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工具,进行了一场又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战役。1999年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  相似文献   
7.
入世可能推动中国社会进入一个知识经济与强调创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9.
解析伊拉克战事报道是近期的热门话题,大多数作者都从客观、真实、公正的角度批驳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因篇幅有限,本刊仅选用了沈正赋先生的文章,该文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分析了伊拉克战争中西方媒体的不实表现,全面、切题。此间也有不少作者从另类的视角看待战争中值得关注的另类现象———如《女性报道者的角色嬗变》,让人们有所思考,有所启迪。 ———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陈默 《新闻记者》2003,(6):14-14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