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极这是站在天地有无运化的高度上建立起来的科学,它不是单纯地研究天、研究地、研究人或研究万物,而是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相互间协调起来。人体的完善在整体上与天地是不能分离的,必须遵循元极学的人天整体观理论,将人与自然有机统一起来,突破有形有象的局限,以人体精神思维系统为主导,以代谢系统为基础,达到人与天地共同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宋明理学是新儒学,仁集中体现了宋明理学的这一特征——既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又是创新:如果说宋明理学家对仁的重视秉持了孔孟的思想旨趣的话,那么,对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诠释则体现了有别于孔孟的新认识。在对仁的诠释和论证中,宋明理学家一面强调仁与爱密切相关,一面将仁界定为“爱之理”,在爱、恕、公的相互作用中臻于仁的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同时强调仁之一体中的差等和厚薄,最终将基于宇宙秩序的一体而等差贯彻到社会秩序和家庭秩序之中。  相似文献   
3.
吕坤继承古代元气论思想,认为天地万物,均是元气形成。虽然天地万物,积气所成,但它们却是暂时的,只有元气是万古长存的,元气永恒,且一息不停。元气之下又分诸多种类,“万物各有所受以生,万物各有所属以为类”。  相似文献   
4.
5.
春从口入     
"立春"是一个季节的序幕,刚掀开一角,春就像幽灵一般,携带着色彩、气味、能量、节奏、智慧与感情,四处游荡,无远弗至,无孔不入。与此同时,天地万物,也不失时机开启互动程序,知春、感春、迎春,最终,让自身与春天融为一体。对于春天的估量、把握、感知、融合,我有自己的方式,既传统又新潮——我让春从口入。我晓得,春虽无形,但可以看可以听可以闻可以触摸,甚而可以想象。然而,很多人忽略了重要的一条:春是可以品尝的,比如我,还会用吃的方式吸纳春天。这事说来话长,  相似文献   
6.
孩子是如何长大的?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用的?如何面对孩子的千差万别?这些是教育者(父母和老师)避不开的话题。美国诗人惠特曼写过一首诗《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每每读它,我的心都会变得澄澈、明朗,随后便生出神圣和敬畏。是的,面对一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我们得有敬畏和省思。我常把这首诗视作对教育最深切而简明的理解: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他只要观看某一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天天向前走,是孩子最基本的生命形态。每一天,孩子的身心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向前走,随时迎接天地万物给予的新际遇,随时生成属于他的生命感,这是极具个体特质的向前走。由此,我觉  相似文献   
7.
舞台、银幕、荧屏为什么都是四方形?四方的世界就通过这些媒介融聚在你的眼前。四方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戏剧和影视的海洋中,我们更深入理解本期主题的意蕴,并以文字之抽象来再现视觉与光影的冲击。如果说童话填充了我们每个人童年时期对于整个世界的幻想,那么神话就是人类在演变发展的幼稚期,对于自身以及天地万物的认识。古老的地球上,每个悠久的文明都创造了独属于本民族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8.
我思故我在     
沈津雯 《新读写》2020,(4):61-61
宇宙浩瀚无穷,思想深邃无尽。人作为万千芦苇中的“那一根”,何其渺小,何其平凡。然而,人在思考中感悟天地万物,畅享自由,展现思想之瑰宝,何其美妙,何其伟大。人的伟大就在于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渺小。苏子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相似文献   
9.
<正>美术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为广泛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对美术课程来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应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1.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操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0.
孔德勇  付珍妮 《考试》2014,(12):32-33
<正>中华民族有着五千余年的文明历史,古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典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五行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我校依托五行文化积极探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取对教育有积极意义的东西,赋予其新的内涵,凝练出五行教育思想。首先,"五行"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哲学观,物质第一,意识第二,五行教育创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与教育环境,让师生浸润其中,获得体验发展。其次,"五行"是天地万物各行其道的规律观。"五行教育"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