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科学研究   1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全国人口普查福建省数据和福建省公开发布的有关资料数据,分析福建省出生性别比失衡现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得出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根源为性别不平等。应从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发挥社会化主体的作用以及借鉴韩国有效的经验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更好地解决出生性别比问题。  相似文献   
2.
郑真真 《百科知识》2004,(10):53-53
人口的性别比是描述人口性别结构的指标,是由对应100名女性的男性人数表达。如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我国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6,意味着如果不分年龄,对应于100名女性有106名男性。不同年龄人群的性别比可能不一样,如因为有更多的老年妇女比男性更为长寿,所以在老年人中,妇女的数量多于男性,性别比就会大大低于100。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抑制我国人口增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本身发生的变化,我国的人口问题不再是单一的人口数量问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文章分析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人口发展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西部地区农村B超仪器的普及与管理不善,出现了人工选择胎儿性另q的现象。加上重男轻女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农业生产方式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对养老的需求形成了男孩偏好,形成了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从而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问题。解决性别比失衡问题需要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多部门统筹协调并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政策来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5.
出生性别比的统计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突破"出生人口性别比计算必须依据大样本"的观点.在限定条件下,采用小样本推断方法,借助统计质量控制,对出生人口性别进行实时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温州市男性人口数远远多于女性人口数,某种程度上造成成年男性婚配困难等社会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造成性别比例关系某种程度失调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男、女性别比严重偏高,某根本原因是重男轻女思想的作怪导致的胎儿性别人为选择行为。建议政府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遇止这一丑陋社会现象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出生婴儿性别比严重失衡是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这一现状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经济社会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人们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手段的滥用。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并解决好胎儿性别鉴定工具滥用问题是解决婴儿性别失调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了持续、异常偏高的态势,并且表现出普遍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原因主要是组织约束力减弱、家庭经济需求、家族活动刺激、社会性别意识不公正、生育政策挤压、技术手段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标本兼冶,持之以恒地倡导社会性别意识,继续抓紧抓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严厉打击“两非”,关爱女孩家庭,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9.
国内婚姻挤压问题的研究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出发,擅长对各项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数据分析。然而,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单纯的数据分析无法体现出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婚姻市场的动态变化过程,更无法诠释婚姻挤压形成、调适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机制及其制衡过程。战后四邑侨乡社会婚姻挤压问题研究能够为我们从历史学的视角检讨和反思国内婚姻挤压问题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经验与启迪。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镇化、老龄化等因素,对中国人口预测问题进行讨论,依据中国具体国情及人口增长特点给出基于人口发展方程的预测模型.将人口按城乡分类,用动态评价方法对模型中影响人口增长的不同因子进行刻画,从而对人口增长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对模型结果进行评价,并讨论对城镇化、老龄化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