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6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青断裂带向东紧临博兴洼陷,是一个多层系含油、高油气丰度的复式油气聚集区。但由于对该区构造、地层格架、油气成藏等基本地质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特别是前第三系,经历了多期的构造改造,构造格架,地层分布更加复杂,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以构造演化分析为主线、对高青地区中、新生界构造-地层格架、构造格局、油气分布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加快本区油气勘探进程,对丰富复杂断裂构造带油气勘探的技术与理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湖坳陷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系生物气田。本文简要分析了三湖坳陷的生物气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类型、丰度,储盖组合特征、圈闭条件等,总结分析认为靠近坳陷中心的背斜容易形成高丰度的气田,而鼻状构造或斜坡背景容易形成岩性气藏。  相似文献   
3.
在对区域构造背景和沉积规律研究的前提下,以岩心、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对盐家地区中深层砂砾岩体开展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盐家地区中深层砂砾岩油藏主要靠砂砾岩扇根的侧向封堵和构造形态两种因素控制。埋深越大,扇根侧向封堵能力越强,而埋藏深度较浅的砂砾岩体由于侧向封堵能力相对较差,则需伴随一定背斜形态才能成藏。  相似文献   
4.
冷湖0-5号构造是柴达木盆地以下侏罗统为烃源岩的一个含油气构造带,目前除冷湖3号油田为侏罗系原生油气藏外,其他所发现的油田均为第三系次生油气藏。通过对该构造带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钻井分析认为,冷湖0-5号具备形成侏罗系原生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并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及其具体成藏条件,提出了冷湖0-5号构造"下断阶找油"的勘探思路及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瑞娟 《内江科技》2014,(2):118-121
<正>通过分析浊积砂体的形态、展布、储层物性以及成藏动、阻力情况,结合浊积岩油气藏的充满度分析得出:与充满度呈正相关的因素有砂体的厚度、有效厚度、储层物性、成藏动力,与充满度呈负相关的因素有砂体长宽比、成藏阻力。将相关性强的因素有效厚度/砂体厚度、孔隙度及成藏动阻力差与充满度建立了多元一次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地层油藏是一种复杂的油藏类型,在地震描述中根据地震反射特征精确落实地层超剥线的位置是地层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本文以车镇凹陷沙二段地层圈闭勘探的实践为基础,采用大量的地质统计分析、井震结合,总结出了地层油藏地层超剥线的精细描述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罗金贵  何坤伦 《内江科技》2011,32(12):95-95,165
美国在页岩气开发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已探索出水平井加多段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和同步压裂技术等先进的开采技术。中国主要盆地和地区的页岩气资源量约为15~30×1012m3,与美国主要盆地和地区28.3×1012m3的资源量大致相当,经济价值巨大。我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刚起步,应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实际地质情况,制定出适合国内页岩气开发的新技术,使我国页岩气开发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陈平 《内江科技》2012,(11):121
为了提高利津深层砂砾岩体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的经济效益,针对深层不易识别描述、勘探难度大的特点,结合地震、测井、录井资料特征综合分析该区沉积体系,然后对该区油源—运移条件—聚集作用这一过程的生储盖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弄清该区油藏成藏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前陆冲断带勘探技术和生烃史恢复等方法,从区域构造分析入手,通过典型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探讨了酒泉盆地南缘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特征,提出了南缘山前冲断带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逆冲推覆山前带的油气成藏关键因素。结果认为:酒泉盆地南缘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优越,油气勘探潜力大,有效烃源岩分布、沉积相类型和构造变形差异是本区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吕少军 《内江科技》2012,(12):153-154
从构造背景、源岩与疏导体系、热演化、砂体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文东斜坡带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该区油气富集平面上受生油洼陷的控制程度:在主生油洼陷周边富集;纵向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沙三段,油气聚集受构造背景控制明显,主要聚集在大断层的两侧;滚动背斜、反向屋脊构造带、鼻状构造、断块为油气成藏的主要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