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打击犯罪,弘扬社会正气,新闻媒体常常报道一些案件,以此来鼓舞人们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案件的报道引出的纠纷并不少见,媒体当被告时而有之。笔者作了五年的政法记者,也曾在新闻报道中发生过一些问题,遇到过一些纠纷,对如伺避免纠纷,笔者谈一点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畅想,志存高远的我也不例外。我有一个理想是将来当特警,如猎鹰一样的眼光,穿一身藏蓝色的特警服,头戴钢盔,腰别六四式手枪,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哼哈、哼哈……打击犯罪,保家卫国,那有多神气啊!其实,  相似文献   
3.
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的工作是推进打击犯罪新机制的切入点和实施办法。跨区域办案协作平台的工作已取得骄人的成绩,但该平台的推进工作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对平台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一些初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伟 《华夏星火》2005,(1):65-67
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犯罪手段也呈现智能化、隐蔽化、组织化的特点,跨国犯罪、恐怖犯罪、诈骗犯罪、职务犯罪、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等严重危害了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原有的侦查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打击犯罪的需要。因此,各国都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寻求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犯罪的途径.技术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应运而生。技术侦查是指侦查机关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采取秘密方式调查犯罪嫌疑人,获取犯罪证据,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刑法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思想。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据辩证法所制定的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的“两手抓”战略方针;二是为贯彻该方针所提出的一系列原则、方法、主张,以正确处理专政与民主、多数与少数、打击与保障、惩罚与教育、打击与挽救、破旧与立新、宽与严、重与轻、罪与非罪、专门机关的工作与发动群众等方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丰富多采、颇具魅力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6.
正派出所在发现处理违法犯罪分子时,首先要进行照片的拍摄、指纹的捺印和人员资料的收集、整理,然后再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审查处理。从这个过程来看,派出所档案的收集工作十分重要。一、公安派出所档案收集的必要性一是现实的需要。公安派出所工作如何深度开展,必须要收集掌握社会各方面的情报信息,没有这些详尽的第一手情报信息,派出所的工作就很难开展好,无从下手,各类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重点的确定,都很难完成。在社会治安、预防打击犯罪活动中,更离不开档案信息。多年来实践证明,公安机关在很多案件侦破上,很多逃犯的确认上,很大部分  相似文献   
7.
鲁娟  吴江 《新闻前哨》2008,(1):100-102
近年来,黄梅县公安机关针对日益动态化、复杂化的治安环境和警力、财力、物力相对不足的实际,坚持向内挖潜,全面改革民警勤务方式,探索建立了以巡逻、巡查、巡访(简称“三巡”)为基本勤务方式,融打击、防范、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三巡”治安防控机制。这一机制的运行.严密了治安防控网络,推动了基层基础工作。提高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管控治安、  相似文献   
8.
王博 《青年记者》2006,(8):60-61
2005年10月23日,广州体育学院公交站北路十字路口,一名歹徒在对出租车乘客实施抢劫时,被伏击已久的4名体院大学生会同群众擒获。这些大学生全部来自广州体院,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最多时达二十几人,通过一个月来的几次埋伏,已将7名在学校附近行凶的两抢惯犯扭送至了公安机关。此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暴力案件日益增多。暴力犯罪对人民警察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反映出警察的个体素质和警务技能呈下降趋势,同时,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训练计划不够科学、不够系统,训练方法单一枯燥、训练目的不明确等等。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有效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更好地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加强各项业警务技能的训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德超 《大观周刊》2011,(46):25-25
上世纪50年代,犯罪率在西方国家高居不下,西方研究警蔡的学者开始反思警务工作的意义和效率。对于警察角色的反思也是当时的重要议题之一。有学者提出警察是打击犯罪的战士,也有学者提出警察是服务社会的公仆。随着理论和实践研究进一步发展.又有学者提出警察的角色应当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打击犯罪和社会服务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表现形式。警察的最佳角色应该是这两种角色的科学平衡。对于警察角色的科学把握,时警务改革和警察职能转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