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18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犯罪新闻报道容易与公民的名誉权产生一定的冲突,引起各种名誉权纠纷,很多记者因为报道犯罪新闻出现侵权被告上法庭。新闻媒体应该学会事先的预防和事后的抗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语录     
《教育》2011,(9)
政府要多讲教育投入,教育界要多讲教育改革,两股劲合到一起,这样就碰到一起了。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与几位教育界的人士讨论教育改革的话题时说发展职业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就业,摆脱贫困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就职业教育问题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喜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用费力的思考,这样只能起到"水过地皮干"的作用,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问题.有效的课堂问题可以解决学生的思维惰性,有效提问是指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设置系列相关的问题,以限答式、非限答式、诱导性、反思性等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体验活动,并在师生间的互动问答活动中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  相似文献   
5.
网络痴迷为哪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呈现一天下午,初一(六)班班主任急切地找到我,说他们班的陶陶近来痴迷网络,不但上课不专心,还时不时地逃课,希望我能帮帮他。在班主任的引荐下,我们相约下午放学后在咨询室面谈。  相似文献   
6.
赵彩峰 《课外阅读》2011,(8):194-195
超重、失重现象是常见的物理现象,是学习完牛顿运动定律后的知识迁移和应用,是重和典型的应用知识点。超重和失重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并且和航天技术紧密联系,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但是,由于同学们对超重和失重缺乏直接的感性认识,因而不容易建立正确的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有时甚至形成错误的思想。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超重和失重的误区,摆脱对超重和失重理解的锗误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山 《高中生》2011,(36):44
"这件事我一定要做了。""真的要做了。""也许可以再等一会儿。""先休息一下,看会儿电视,上会儿网,聊会儿天。""这件事我明天再做吧。"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去完成,而惰性总是占了上风。如何才能克服惰性,尽快完成任务呢?我们也  相似文献   
8.
晚唐五代文人词专写女人、相思之类的内容,一、二百年来逐渐向涂饰、雕琢方向发展,几乎走向末路。直到李煜,才把词从狭窄、虚浮的内容和风格中突破出来,并把词作为抒情的工具,扩大和提高了词的表现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能力,为宋词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萧红的作品,以低处向上看的体恤情怀,始终聚焦在穷人和妇女身上,她完全自觉地站在受难的穷人和妇女一边,控诉社会的不公。此外,她在批判底层民众的愚昧麻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入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整个东北乃至整个中国底层的人生。展现了沉重的社会悲剧以及历史惰性之源。她的小说所展示的底层生活不是一个阶层或个体的命运,而是民族历史的性格和命运的投射。  相似文献   
10.
徐林 《现代语文》2011,(5):155-156
标准化应试的突出表现就是客观题的备受青睐,而"主观题客观化"则一直是应试教育中文本阅读题始终难以摆脱的惯性和惰性思维。这种思维实质反映了一种霸道的应试本能,解题程式的简单化和操作评价的便捷化或许是这种应试思维所能带来的唯一好处。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