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姜新杰 《上海教育》2012,(17):30-31
在育人楷模身上,闪现着优秀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引领着他们走进学生心灵,攀上教学科研的高峰。"经常会有年轻同事问我,您教了三十多年书,获了这么多奖,有什么心得和秘诀么?其实这可以用我非常尊敬的教书育人楷模、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一辈子做教师,就要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年逾古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时龄的开场白。6月29日上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高教分团上海首场报告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座无虚席的会堂里回荡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郑老深深的敬意。除了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高松,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石秋杰生前的同事焦晓燕,大连海事大学教授贾凤姿,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2.
姜新杰 《上海教育》2012,(25):30-31
在育人楷模身上,闪现着优秀教育工作者共同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引领着他们走进学生心灵,攀上教学科研的高峰。"经常会有年轻同事问我,您教了三十多年书,获了这么多奖,有什么心得和秘诀么?其实这可以用我非常尊敬的教书育人楷模、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一辈子做教师,就要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年逾古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时龄的开场白。6月29日上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高教分团上海首场报告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座无虚席的会堂里回荡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对郑老深深的敬意。除了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高松,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石秋杰生前的同事焦晓燕,大连海事大学教授贾凤姿,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0,(11):12-13
今夏的上海热情如火,处处洋溢着世博的气息。世博会的召开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别于以往的活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如世博会的主题,现在的城市生活也越发惬意。与此同时,时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中法工程与管理学院院长的郑时龄教授参加了"院士看世博"的活动,对于世博会的内容与理念、建筑、作用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独特看法与见解。郑时龄教授同时还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建筑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长期从事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工作,运用建筑本体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引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撰写了著作《建筑理性论》,构建了"建筑评论"体系,出版了《建筑批评学》专著,提出了一整套建筑评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