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仅以饮料瓶(啤酒瓶、雪碧瓶、易拉罐)为例,谈一下笔者指导学生是如何变废为宝成学具,千方百计做实验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有人留意过自己每天扔出的垃圾吗?一点烂菜叶,几节废电池,易拉罐,塑料袋,或许还有刚刚擦了鼻涕的几张纸……  相似文献   
3.
林楚 《中学生英语》2010,(12):20-20
把做好的猫头鹰放在书桌上,可有趣啦! 制作过程 1.取一只空易拉罐,用剪刀(scissors)照图1剪下底部。 2.在铅画纸上画一只猫头鹰(owl),涂好颜色(color)后剪下(见图2)。  相似文献   
4.
散步时。孩子们看到易拉罐会当足球踢,没兴趣了,也无一人把它丢进垃圾箱;在教室里。孩子们看到地上的纸片,往往从上面踩过去继续游戏,无人理睬。看到这些现象。我总是指挥孩子。“XXX,把易拉罐捡掉”。“XX把废纸扔进垃圾箱”。虽然孩子们做了.但是并没有养成好习惯。于是,我开展了“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比比谁的座位最干净。开始几天效果颇佳,再后来就有孩子告状:“老师,辰辰把纸踢到我的位置上。”我去问辰辰。他却说:“老师,  相似文献   
5.
沈孝兵 《物理教师》2006,27(11):1-31
大气压强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有趣的小实验,如覆杯实验、瓶子吞蛋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以及教材新增加的易拉罐被压瘪的实验,这些实验都简单易做,这些实验都说明了处在空气中的物体受到大气压的作用.笔者用演示真空中不能传声的玻璃罩做了几个有趣的大气压实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6.
张继楼 《红领巾》2011,(1):27-27
大海啊,大海!你怒气冲冲地把人们丢弃的塑料瓶、易拉罐等废物一个个推上海滩,又咕咕哝哝地撅着嘴巴退了回去。我知道你生气了,责怪大家不该弄脏你碧蓝碧蓝的新衣。  相似文献   
7.
小型蒸汽船     
李明 《发明与创新》2020,(4):F0002-F0002
喝完饮料后,你们不要把易拉罐扔掉了,拉上他的小伙伴——吸管和泡沫塑料,将它们组装成蒸汽船吧!所需材料:空易拉罐、吸管、泡沫塑料、胶带工具:胶枪、裁纸刀制作步骤:1.用胶带将两个易拉罐口封住。然后。将这两个易拉罐并排粘在一起,在易拉罐瓶身两端各粘上一块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8.
在小班“旺仔宝宝会唱歌”活动中.教师围绕“尝试以对应的方式让‘旺仔宝宝’发出声音”的预定目标.要求幼儿把红豆、黄豆、绿豆分别旋进红、黄、绿的旺仔易拉罐中.使其发出声音。在操作过程中.一男孩把红豆放进黄色的旺仔易拉罐中.理由是“我喜欢这种豆(红豆),那种豆(黄豆)不好看”,其他孩子也有类似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分一分。建立表象。师:同学们今天带来的东西真多!谁能介绍一下自己所带物体叫什么?形状是怎样的?生1:我带来的是魔方,它是方方的。生2:我带来的是易拉罐,它上下是平平的,中间是圆的。  相似文献   
10.
易拉罐的成分探秘为“境”,以金属的性质为“脉”,探究易拉罐的主材成分,并对易拉罐的主材含量进行测定,从定性走向定量、从宏观走向微观。定量测定主材含量,通过实验方案的不断优化减小误差。通过易拉罐的循环再生深化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一堂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