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0篇
科学研究   2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换热器实验教学是传热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换热器理论、真实及虚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完成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两种电位差计的结构,讨论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传统输油管加热装置热效率低和热效果差的问题,采用电磁感应技术研制了机电一体化的电磁加热器.利用涡流效应把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换热器内流动的原油带走热量,加热原油,实现原油的长距离管线输送.现场试验表明,电磁感应加热器加热速度快,加热效率达到了90%以上,设备安全可靠,完全可以取代现有的一些原油加热设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安钢集团永通铸管公司60米卧式退火炉板式链链轮,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端及改进后的效果,对同类板式链链轮延长寿命改进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用于某大气边界层风洞的新型换热装置,设计了一套水循环冷却系统。风洞内换热器是对第3拐角导流片进行特殊设计,该设计突破传统风洞换热器的设计模式,有效地降低了风洞气流的流动损失。在该设计中进行了换热系统的热力学计算、系统结构设计、流动阻力计算等。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该大气边界层风洞的技术参数,使用新型导流片换热器,可以使该风洞运转温度保持在25℃左右;该设计对于提高风洞实验数据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无砟轨道层间损伤削弱了轨道结构的整体刚度,有可能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本文旨在分析层间损伤对轨道板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构建一种快速精准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期为无砟轨道层间损伤识别提供参考。创新点:1.基于振动响应的特征指标,提出无砟轨道层间脱空损伤的两阶段识别方法;2.建立精细化有限元仿真模型,实现对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损伤的准确识别。方法:1.利用室内足尺模型试验验证含层间脱空损伤的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图8);2.通过仿真模拟,获取时域和频域内对层间脱空敏感的损伤特征指标(图10、12和13);3.运用D-S证据融合理论对多个损伤特征指标进行融合,并采用包括损伤区域大致识别(阶段I)和精确识别(阶段Ⅱ)的两阶段识别方法实现对自密实混凝土损伤区域的识别(图24和25)。结论:1.从时域和频域提取的5个损伤指标可全面反映隐藏在振动信号中的损伤信息,但仅使用单一损伤指标很难保证识别的准确性。2.证据理论的应用可充分利用多个损伤指标之间的互补信息,降低识别的不确定性;在识别阶段I,通过融合损伤指标均可准确确定不同脱空区域的位置。3.损伤识别的准确性与...  相似文献   
7.
关于板式悬挑楼梯的设计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式悬挑楼梯由于其造型美观、新颖、轻巧,并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效果,近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有关板式悬挑楼梯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目前已有不少,但有关板式悬挑楼梯本身的设计构造及其相关结构的关系介绍不多,下面结合我在设计张家口市工人文化宫活动楼中的体会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强化传热在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综述了强化传热技术在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方法在20世纪经历了50年代的Kern法、60年代的Bell-Delaware法和70年代的流路分析法。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应是21世纪的主要设计方法。对目前设计仍然存在的诸如多相流设计、传热强化、流体诱导的振动、防垢和除垢、高粘流体设计、物性数据库的完善、换热器中流动及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田立达 《科技风》2015,(3):49+51
近些年,我国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同时很多大型企业在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加以不断改进创新,研究了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施工技术。目前,板式无砟轨道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即CRTSⅠ型、CRTSⅡ型和CRTSⅢ型,本文主要就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施工进行介绍,阐述其灌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锅炉的具体使用状况,分析了脱硫烟气换热器结垢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分析了原因及危害,最终制定了改造方案,降低其运行的阻力,提高整个设备在脱硫系统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且达到了节能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