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7,(15):96-97
林逋,北宋钱塘人,是个著名的隐士。他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终身不娶,种梅养鹤以自娱,因有“梅妻鹤子”之称。生前宋真宗曾给他赐过粟帛,死后宋仁宗追谥“和靖”。这都是无上荣光的事。他善书、工诗,还是个大棋迷。中国围棋史对他应该大书一笔。可是当代人的围棋史作,写到弈人林逋时,却前后矛盾,往往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林逋的《山园小梅》为个案,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感觉到知觉,从错觉到幻觉,从直觉到统觉,层层深入,分析诗中的艺术知觉。  相似文献   
3.
种子向往光与热,所以愿意奋力挣扎,冲破黑暗的桎酷;新芽爱恋雨与露,所以愿意经受风尘侵扰,舒展叶片;绿叶眷恋于树木,所以愿意陪伴其度过一载春夏秋冬,一轮雨晴雪雾,当它们被问为何如此,不过说一句,"我向往,我爱,所以我愿意。"  相似文献   
4.
学界认为宋初诗人已经普遍受到杜诗的影响,这种描述与事实并不相符.尽管宋代是学习杜诗的高潮期,但杜诗被确定为宋代诗人的诗学典范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实际上,杜甫在宋初诗坛还没有引起诗人的广泛注意,杜诗的崇高地位也没有确立.在宋初诗人中,只有王禹偁等少数诗人学习杜诗,但仍杂以白体,成就有限,而林逋等诗人只是受到了杜甫的隐约的影响.所以,宋初只是宋代学习杜诗的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5.
《太原大学学报》2020,(2):94-98
林逋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象和自然意象,透过这些意象可以窥探到林逋诗歌是纯粹的表现自我、吟咏性情,是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统一。林逋诗歌,以自适为归宿。  相似文献   
6.
林逋的隐逸是内心的归隐,是心灵的自由和淡泊,而不是割断与世事的一切联系。他的酬唱赠答诗和送别诗数量颇多,几占其诗作总量的一半。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悠然自得的生命本真状态、待人的热情与真诚,以及对历史、现实的思考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论林逋之隐     
林逋的人格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色,体现了儒家精神的真谛,他对儒家文化的践行正是通过隐逸来完成的。林逋的隐是真正的生命、心灵之隐,那份豁达和逸致超然不凡、与众不同。在林逋眼里,文学作品不具有政治的严肃性.而是个体生命意识的承载,从其隐逸诗中可以感受到林逋恬淡旷远的襟怀和惬意潇洒的生存状态。林逋在独处和思考中安于孤独、品味孤独、静享孤独,生命追求和思想层次都提升到了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论林逋之隐     
林逋的人格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色,体现了儒家精神的真谛,他对儒家文化的践行正是通过隐逸来完成的。林逋的隐是真正的生命、心灵之隐,那份豁达和逸致超然不凡、与众不同。在林逋眼里,文学作品不具有政治的严肃性.而是个体生命意识的承载,从其隐逸诗中可以感受到林逋恬淡旷远的襟怀和惬意潇洒的生存状态。林逋在独处和思考中安于孤独、品味孤独、静享孤独,生命追求和思想层次都提升到了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林逋的山水诗从思想内容的角度出发可分成三类:一是表现西湖及孤山美景的作品,这部分诗作多用白描手法,笔触细腻,呈现出“静”的特点;二是隐居时的心境与景物相融合的作品,这部分诗夹叙夹议,充满了独特的禅意禅趣;三是作者早年放游江淮时的作品,也颇多诗眼传神,形象生动的警句。  相似文献   
10.
林逋隐居孤山,以咏梅著称于世,遂有所谓"梅妻鹤子"之说。但林逋咏梅八首律诗中,所写多称"小梅"、"孤根"、"一枝"。同时文人造访其所,所见也以松竹为主,由此可见其隐所植梅不多。整个北宋时期孤山梅花分布也极有限。所谓"梅妻鹤子"说也不见于宋人著作,是后世的想象之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