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2年 8月 6日 ,在广岛原子弹爆炸 5 7周年纪念集会上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重申日本无核立场 .这不禁使人们回忆起原子弹的研制过程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一、原子能的理论基础190 5年 9月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并在他的题为“物质的惯性与它所含的能量相关吗 ?”的论文中 ,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 :E= mc2 ,这就从理论上预言了原子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能否开发和利用这些能量 ?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α粒子的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核式结构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说明了原子核的组成 ;人工放射性的发现奠定了核…  相似文献   
2.
自从5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关心着一个问题:核试验会停止吗? 历史上,大气层中进行的核试验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一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从60年代以后,核试验逐渐转入地下。停止核试验已从重要的环境问题转变成国际安全问题。核试验是无核武器国家发展核武器(横向核扩散)和核武器国家更新核武器(纵向核扩散)的基本途径。而停止核试验则是从横向和纵向制止核扩散的基本途径。核试验是否会停止将是未来几年中同核裁军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事情。本文将从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停止核试验条件是否成熟;停止核试验的动因等几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国作为问题排在问题清单的后面,而作为帮助者则位于前面。中国的力量和模式意味着中国对美而言是一个问题,但相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等议题并不急迫  相似文献   
4.
国际核军控形势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核军控和核裁军持续处于停滞状态,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地区核扩散问题谈判进程举步维艰。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谋求绝对军事优势的政策严重损害了核不扩散机制的权威性,核不扩散体制内固有的不平衡和不公平的矛盾影响国际社会在核军控问题上达成共识,科学技术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核技术扩散难以避免。综合来看,核军控的未来走向不容乐观。中国始终是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积极力量,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核军控主张,特别是新安全观对促进核军控进程、维护国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核军控进程呈逆转之势,核扩散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印度与巴基斯坦相继核爆,美国退出反导系统,朝鲜与伊朗核危机上演,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核多米诺骨牌效应大有上演之势。全球核扩散危机严重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美国在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及先发制人战略是当前核扩散危机的最大根源所在。要解决核扩散危机,就必须切实保障无核国家的安全,在民用核能利用方面与无核国家进行充分合作,加强对国际核机制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与冷战时代比,现在核军事的威胁下降了,而不是上升了。核扩散也没有预想中那么快。我们有核裁军条约,核保安措施,还有联合国1540号决议,都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容克 《航空档案》2005,(10):20-23
在“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成为热点的时候,印度大力发展核军备,却没有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反对与恐吓,这里美国对印度的核纵容政策起了关键性作用。今年7月20日,美国不顾印度尚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执意与印度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变相承认了印度“核国家”的地位,这一举措与美国带头谴责伊朗和朝鲜发展核技术并实施制裁形成鲜明反差。与美国当年高声谴责印度核试验,但拒绝对率先实施核试验的印度实施任何实质性制裁的偏袒政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8.
下一代核电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中国周边核态势趋于复杂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周边的核扩散形势呈现为两个相反的方向.一方面,在东北亚地区,朝鲜的核扩散行为引发了严重的核危机,使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陷入持续的紧张状态;在南亚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突破核门槛成为核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周边多个地区与国家加快了去核化与无核化的步伐,东南亚、蒙古和中亚地区相继宣布建立无核区,稳定了这些地区的安全形势,并巩固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冷战后中国周边呈现出这两种不同的核态势,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具体地区而言,其核态势走向是国际安全环境、地区安全环境以及地区内关键国家国内政治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雪歌 《中国科技奖励》2011,(3):81-F0003
日本核电站接二连三传出泄露事件。作为距离日本最近的国家之一,我们难免担心核扩散会波及到中国。国家气象局发表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气象组织北京区域环境响应中心会商分析结果,认为目前泄露的放射性物质对我国暂无影响。那么这些机构是什么机构,又通过什么样的分析得出“暂无影响”的结论,而“暂”有多么短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