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克拉玛依白碱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尖晶石组成,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均发生程度不等的蛇纹石化.单斜辉石一般很新鲜.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均发育出溶结构,出溶条纹或者平直或者发生舒缓的弯曲变形(即便是在发生弯曲的情况下也是完全平行的).透辉石-普通辉石出溶体一般呈针状(直径一般为1μm,长度>150μm),顽火辉石出溶条纹直径一般为1~3μm(长度>300μm).斜方辉石主晶属于顽火辉石-易变辉石,单斜辉石主晶为透辉石(成分很均一).地质温度压力估算表明,白碱滩二辉橄榄岩中辉石出溶结构发生的温度为700℃~1000℃、压力为2.0~2.7GPa,它们代表辉石出溶结构形成的最低PT条件.白碱滩二辉橄榄岩至少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原始辉石与尖晶石和橄榄石平衡共生(阶段Ⅰ,>94km);随着地幔上隆,原始辉石结构不稳定,分解并形成出溶结构(阶段Ⅱ,700℃~1000℃),斜方辉石开始分解的深度为94km,单斜辉石开始分解的深度为78km;之后,蛇绿岩经历的侵位事件导致辉石发生塑性变形(阶段Ⅲ).蛇绿岩侵位之前,地幔岩曾发生了>50km的隆升,而且,在隆升过程中地幔岩没有发生明显部分熔融(地幔岩因此没有经历明显的岩浆抽提过程).  相似文献   
2.
地幔成分与其上覆地壳年龄存在相关关系,年龄越老,地幔越亏损玄武质组分.本文对产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尖晶石相橄榄岩包体的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橄榄岩包体比华北地区包体更亏损玄武质组分.这说明东北岩石圈地幔比华北上地幔更难熔,但其上覆地壳年龄却远小于华北地区地壳的年龄.这种地壳年龄和地幔组分之间的解耦暗示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岩石圈地幔形成之后发生了大规模的改造.华北地区的壳幔解耦与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和增生有关,而东北地区的壳幔解耦则是该区地壳的多期改造和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和增生等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两地区地幔成分的差异显然与部分熔融程度的不同有关,但影响部分熔融程度的因素很多,目前尚不能确定.包体的平衡温度统计和地温线对比显示东北岩石圈的地温梯度低于华北的地温梯度,可能是东北地区岩石圈减薄的时间要早于华北地区,或者华北岩石圈减薄程度可能大于东北地区的结果,因此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存在时空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3.
汉诺坝麻粒岩相-榴辉岩相堆晶岩捕虏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产状、层状堆晶构造、矿物岩石学、年代学、REE地球化学和高 温高压波速实验表明,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堆晶岩捕虏体是显生宙 以来由幔源岩浆底侵于壳幔边界形成的镁铁质堆晶岩,分别经历了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作 用和上地幔榴辉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作者在拉昂错湖的西部岸边发现的剪切橄榄岩及其所含橄榄石的镜下研究和矿物研究的初步结果.剪切橄榄岩由橄榄石、辉石和尖晶石组成,其主要类型是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蛇纹石化橄榄岩.橄榄石是高镁的贵橄榄石,其牌号fo为89.54到90.34,说明是地幔橄榄岩,而不是堆晶橄榄岩.在偏光显微镜下,橄榄石呈现波状消光、鲍姆纹、膝折带和碎斑结构,反映了韧性变形的特点.运用氧化缀饰法、化学侵蚀法和透射电镜研究了橄榄石的微结构,表明有位错线、位错环和位错网络存在,进一步反映了剪切橄榄岩经受了塑性流动和韧性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别山碧溪岭和山东荣成分别发育壳源和幔源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它们在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过程中与俯冲板片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这两种原岩来源不同的石榴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具有相似的结晶学优选方位(LPO):[100]轴主极密垂直于面理面,[010]轴主极密平行于线理,这种橄榄石结晶学优选方位明显不同于高温地幔橄榄岩包体中的橄榄石组构,也不同于最近在超高压变质地体中发现的水导致的橄榄石组构.我们认为碧溪岭和荣成石榴二辉橄榄岩中的这种橄榄石组构可能是在相对较干的超高压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本研究为大陆深俯冲超高压变质石榴橄榄岩橄榄石组构特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
汉诺坝和鹤壁的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取尖晶橄榄岩捕虏体及单斜辉石岩样品.分析其中铁同位素及其他矿物元素成分,分析华北克拉通地下岩石圈地幔铁同位素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红土型镍矿作为东南亚国家的优势矿种,近些年来成为我国地质找矿、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在搜集前人对此矿种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一典型红土镍矿矿床勘查为实例,野外工作以踏勘选区-预查-普查的勘查步骤,利用浅井、螺旋钻及取芯钻探为工作手段,并分析了在每一阶段运用每种勘查手段的利弊。根据取芯钻探施工结果和化学样品分析数据对镍品位及含镍红土层厚度进行统计分析,并估算普查区推断的资源量,为该区下一步工作选区奠定了基础,为红土型镍矿野外勘查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铜绿山铜铁矿床地质资料根据矿体的赋存规律和隐伏大理岩的分布状况,提出了郁3号矿体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持续资助下,西北大学高山教授及其合作者于1992年以来研究提出了华北克拉通和秦岭.大别造山带下地壳拆沉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岩石物理学证据,并建立了下地壳拆沉作用的化学地球动力学模型。近年来他们通过对辽西晚侏罗世高镁中酸性火山岩的研究,发现这些火山岩不仅具有高镁-铬-镍-锶和低钇含量,还含有铬铁矿,斜方辉石斑晶具有核部低镁与幔部高镁的反环带,含有大量25亿年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岩石特征的继承锆石,锶-钕同位素组成与来自华北克拉通下地壳榴辉岩包体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后的产物一致。  相似文献   
10.
在详细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基础上,对碧溪岭橄榄岩锆石进行了配套的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碧溪岭橄榄岩锆石主体是变质成因的,但有少量岩浆锆石残留.这些锆石主体给出了220~210 Ma的变质生长/重结晶作用年龄;一颗具较高Th/U比值的锆石给出646 Ma的近协和年龄,限定了早期岩浆结晶作用的最小年龄.真正的侵位年龄可以由745 Ma的上交点年龄来限定;210~222 Ma则记录着深俯冲陆壳折返过程中的锆石生长.除少数颗粒的εHf为负值外(-2.9),大部分锆石的εHf是正的(高速+8.1)并具新元古代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0.6~1.0 Ga,平均0.8 Ga).这些结果说明碧溪岭橄榄岩的初始物质是扬子大陆岩石圈内新元古代岩浆堆积作用产物.这样的岩浆堆积物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侵入于扬子的深部地壳之中(如底侵)并部分混染了古老地壳组分.它们随扬子向华北之下深俯冲碰撞和造山带折返过程中经历着复杂的变质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