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法庭是顺应历史和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虽然在理论上,电子法庭与传统法庭存在众多的冲突,但这些冲突多数是由于人们对传统理论的理解上人为的、武断性的缩小化解释造成的.在实践中,将各种现存的技术手段和将来即将会出现的技术手段合理地运用到我国的电子诉讼中,规避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存在的理论冲突,仍然是可能的.在具体使用电子法庭方面,我国领土面积大、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显著,再加上人口众多、民族传统理念的差异以及人口文化水平的不同,我国在适用电子法庭时,必须园地制宜,注重个性.只有结合各种不同的情况,才可能将传统法庭与电子法庭两者的优势都发挥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诉法学界对于民诉法基本原则的看法十分混乱,根本原因在于对于基本原则的识别标准认识不一。提出识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认为民诉法基本原则应该分为两个层次,即核心原则和构建诉讼结构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核心原则还是构建诉讼结构的基本原则,都应该有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它相配套、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民诉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行民诉法规定了例外情形下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诉讼代理制度又为当事人不出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不仅民诉法中很多重要原则和制度无法正常运作,而且直接动摇了民事裁判的基础——案件事实真相。当事人出庭应作为民诉法中的基本制度、成为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常态,民诉法修订时应明确设立当事人亲自出庭制度,并就其例外作出明确规定,以及当事人应出庭而不出庭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颁布,对电子送达制度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规范。然而,电子送达制度还存在着方式多但无序、各地法院适用电子送达制度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及各地法院适用电子送达做法差别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对电子送达的宣传与推广,细化电子送达规则,建立各省统一的电子送达具体操作规范等建议,以便于电子送达在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套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民诉法进行了重大修改。本文分析了此次修法对基层民事检察工作造成的影响,得出本次修法将改变基层民事检察的工作重心和结构的结论,认为抗诉案件的办理不再是工作的唯一中心.调解监督、执行监督和程序监督将在基层民事检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民诉法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并就其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参加过几次案件质量评查,发现审判人员在准许当事人撤诉申请的民事裁定中,只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条第(五)项以及适用于上诉案件的第一百五十六条,而没有适用《民诉法》第十三条的。笔者认为是否准许当事人撤诉,应当适用《民  相似文献   
8.
9.
杨晓兵 《内江科技》2007,28(7):93-93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体系概念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现代司法理念来重塑我国民诉法的基本原则,既我国现行民诉法需要保留和改造的基本原则只有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两项.  相似文献   
10.
朱畅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73-174
我国民诉法学界对于民诉法基本原则的看法十分混乱,根本原因在于对于基本原则的识别标准认识不一。有鉴于此,提出了识别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认为民诉法基本原则应该分为两个层次,即核心原则和构建诉讼结构的基本原则。同时进一步认为,无论是核心原则还是构建诉讼结构的基本原则都应该有具体的制度设计与它相配套、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民诉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