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揭开泉水神秘的面纱地面上的雨水、河水透过松软的泥土、砂石、岩隙渗入地下,聚集在不透水隔水层上流出地面,这就是泉水。地下水较深的,地下开采的砂石中一些矿物质溶解在里面就成了矿泉水;地下水浅,  相似文献   
2.
李佩成院士1935年出生于陕西省乾县,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系并留校任教。1963年~1966年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攻读副博士学位。先后在原西北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原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西安地质学院、西安工程学院任教。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淮安地区黄、淮、运在此交汇,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黄河水患的严重危害以及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是淮安地区水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崇祀水神既是明清国家治理黄运水患的重要手段,也成为黄运沿岸民众的精神慰藉.水神信仰的盛行使得明清时期淮安地区的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华夏水神的最初原型为龟蛇一体的玄冥,其神格源于共工氏、鲧和大禹的治水,其形象则源于大禹和大岳的联合图腾。龙、牛、猴等后起的华夏水神诸形象,皆由龟蛇意象讹变而来。  相似文献   
5.
鲧禹治水是中国著名传说之一,传统解释认为鳅因治水方法不当而被杀,禹吸取其父失败教训,治水方告成功。本文在原始文化背景上提出新说,认为鲧乃古代人们治水时的“人祭”牺牲品,鲧是水神,以之作“人祭”意味着杀死旧神创造新神,鲧剖腹生禹即水神之再生。  相似文献   
6.
猪神崇拜随着万物有灵和图腾观念而产生,并成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猪形神的职能也不断发生变化。从猪形神的具体职能来看,其核心职能是降雨,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相关职能,所对应的则是农耕民族祈求丰产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关于苏幕遮的研究,尚未涉及到其兽面的表征意义及其背后的神话底蕴。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探讨其域外神话因素,发现它本是西域的水神节。来华后的胡人戴着“狗头、猴面”等兽面交互泼水、“裸体跳足”、公众战斗表演,其间的兽面言说着粟特人欢度水神节的神话故事:雨神或水神、战神得悉神与旱魃巨龙鏖战,犬神、猴面的风神为雨神助战,其他戴着诸如羊、鹰、蛙、虾等“种种面具”的舞蹈者与少年、武士、女妖等也一同上演打斗。苏幕遮由于表演时裸体,有猥亵动作而被唐玄宗敕令所禁断,但是它在地化而渗透进了中土民间祈雨的仪式中;或被汉文化过滤为乐曲、词牌名而依然保留在古代中国的音景世界里;或流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仍然被称之为《苏莫者》或《乞寒》。  相似文献   
8.
妈祖和钱妃是宋代福建莆田相继出现的两位影响后世的女性水神。通过对二者的生平事迹、信仰产生与发展过程、海洋水神与农业水神等差异性比较分析,说明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以及合流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拜迪是开罗地质学院的大学生,这一年暑假,他只身来到了神秘的东非岛国马达加斯加旅行。这天.拜迪在采集植物标本时,不慎被一条毒蛇咬伤。在拜迪生命垂危之际,他被一对土著父女所救。当听说拜迪来这里的目的是考察生活在森林深处的动植物时,父女俩脸色骤变。女儿塔娜诚恳地提醒拜迪,千万不要靠近那片藏有“水神”的湖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