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11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为抓手,从引入思想教育、整合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入手,对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0):273-275
互联网催生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基于信息化资源的教育新形态,北美高校在混合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领域领先全球。该文以加拿大排名前五的综合性大学——卡尔顿大学机械航空系热工课程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做到课堂互动形式的有效、互动内容的多样、互动的有序和自主,从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信息化学习管理系统、助教制度3个方面介绍了问题导向式的课程教学,为国内高校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实践教学需要,对教学实验台架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探索了利用综合性热工水力教学实验台架开展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一体化反应堆为对象,采用比例模化方法研制了回路系统和仪器控制及电气系统,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教学实验项目进行了设计。相关台架教学实践表明,学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较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针对建筑节能方向的人才培养要求,从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知识体系建构三个阶段探讨了热工类少学时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热工课程教与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热工课程的课程特点,分析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在教学过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对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针对性的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健  金鑫 《科技风》2014,(19):115-115
随着各种现代技术的不断推广,锅炉热工控制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代发展中,模糊控制在锅炉热工控制中的应用,使得锅炉热工控制系统的操作变得简单、方便和快捷,大大提高了电厂的工作效率。本文就模糊控制进行概述,对模糊控制在锅炉热工控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为锅炉热工控制系统不断完善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保障全国电力系统的稳定状态尤显重要,因此电场热工仪表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必须深入落实到位。热工仪表作为系统热工参数与电力设备的重要检测工作,对服务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电力系统优化升级的同时,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必须加强对电厂热工仪表的维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热工仪表系统规模庞大,数量也非常多,特别在火电厂自动化和功能化的发展趋势中,火电厂热工仪表更有利于实现火电厂高效而安全运行的目标,为火电厂的经济、安全与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基本地保障作用。本研究根据火电厂热工仪表的相关工作,展开了火电厂热工仪表安装的研讨,并强调了火电厂热工仪表试运行中应该注意的要点,提供了故障处理方法,希望对确保火电厂热工仪表性能,实现火电厂热工仪表的功能进行深入地研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与装机容量的日益增大,火力发电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生产与传输系统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热工自动化技术及相关科研成果也日益增多与完善。本文从热工自动化技术出发,讨论了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应用及故障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