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左超慧 《大观周刊》2011,(31):140-140
白居易为母丁忧期间退居下邦,渭村优美的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对贤和同僚“兼济”天下却遭受不幸的思考,经受着生老病死人生无常的残酷现实,都使得作者前期那种“兼济”思想变得微弱,而逐渐生发出以“独善”为主导思想的人生理念。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位自己编集作品的诗人。他将全部诗作分为感伤、闲适、杂律、讽喻四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讽喻诗。但在诗人心中,闲适诗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类诗作成为他日常生活的详细记录,表现出一种自然圆熟之美,也对后世诗的创作实践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文学地位是如何逐步确立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探讨了陶渊明的地位及其作品的美学价值。他的文学地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作为一名诗人,陶渊明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至唐,陶渊明的作品受到较为普遍的重视;至宋代,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才真正完全确立下来,并以其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诗风而昭示后人。这一现象,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审美思想提供了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方媛 《科教文汇》2010,(8):63-63,65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位自己编集作品的诗人。他将全部诗作分为感伤、闲适、杂律、讽喻四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讽喻诗。但在诗人心中,闲适诗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类诗作成为他日常生活的详细记录,表现出一种自然圆熟之美,也对后世诗的创作实践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孔子和庄子是中国人生论美学的源头,明道经世的崇高追求与独善的信念相辅相成,构成儒家人生论美学基本精神。庄子将哲学反思和审美超越结合起来,从个体心灵入手,引导人们反思和批判世俗价值观念。儒道在培育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异曲同工。梁启超、王国维以西学为参照,继承儒家的明道经世传统与道家生命安顿、审美超越的精神,从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的视角反思与批判封建思维和观念,成为现代人生论美学的直接源头。当代人生论美学的宗旨是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或审美的方式展开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反思、批判和重建,进行自我精神调节,传播正确、进步的观念与思维,推广明道经世的崇高追求或独善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张养浩是元代儒家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为官期间,心系黎民苍生,最后殉职任上,是为“达则兼济天下”;弃官归隐期间,钟情山水,坚守节操,是为“穷则独善其身”,且“独善”也未敢忘“兼济”。这种人格和精神在他留下的大量诗文散曲中有深刻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魏晋风度”表现为名士言行容止率意独驾,不由径路,对中国传统文人性格与治国理念影响颇深。孤傲超拔,独善全躯的人生态度,造成知识分子但遇挫折失意即隐遁规避,孱弱不争。治国理念强调“文德”而忽略“武备”,社会主流价值观为“重文轻武”,造成了虽经济繁荣、文化深厚却无力抵御外敌之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以兼济独善思想为特色的白居易诗歌精神在唐宋之际的影响与变迁。认为:在晚唐诗中,兼济之志过分高扬,而独善之义趋于僵化;在宋诗中,兼济之志从中央移至地方,从理想移至当下,而独善之义从片面走向综合,从消极走向积极。最终,宋诗中的牧守意识得以成熟,后乐观念得以育成,二者相辅相成,昭示着兼济与独善的两全。  相似文献   
9.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语见陶渊明《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它对吴敬梓独善思想的最终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吴敬梓为广大士人提供的生存模式已不再是陶渊明的农业劳动,他还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它注入了新的内容,为读书人的自立独善开拓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