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吴趼人一生创作了《痛史》、《两晋演义》、《云南野乘》等三部历史小说,并在《两晋演义序》、《历史小说总序》、《月月小说序》等评论中专门阐发了他的历史小说观。其历史小说作品及其历史小说观,对明清历史小说创作及其理论既有所承继又有所革新,显示了晚清历史小说创作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08,(3):54-54
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无法逃避的。大无畏的牺牲和求死渴望,成为永恒都光荣的涅榘。而眷恋贪生的依顺,成为变节者和贰臣的邪恶劫火。可以想象,所有的南明殉国者,他们临终的思想状态皆是一种高尚的怜悯。在死亡面前,他们感受着幸存同胞、敌人、变节者的悲苦,俯视着芸芸众生的蝇营狗苟。那是一种怎样超越人类二元性的心如止水的状态啊。所有的苦难和折磨,所有呼啸而至的白刃和炮石,在这种超脱凡欲的伟大精神面前,变得那样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3.
在2014年,一京一沪两大出版名社各自出版了一薄一厚两册当代编辑出版人的回忆录。薄的是曾彦修所著《平生六记》(三联书店),仅有区区八万字;厚的是施燕平所著《尘封岁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皇皇五十余万言。虽说都是个人回忆录,但前者是典型的三联版文化读物风格,后者却被南京大学敏锐地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料丛刊》,染上一丝学院派的色彩。两位作者,都是有着革命经历的老新闻出版人。曾彦修生于1919年,1937年以热血学生身份进入延安投身革命,1949年作为南下干部主持南方日报社,20世纪50年代进京担任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施燕平生于1926年,烽火遍野的青少年时代在家乡苏中游击区抗日,解放战争后随军进入上海接管中华书局印刷厂;因为爱好文学,“百花时代”被当作工业战线创作队伍的新生力量转业到上海作协,安排由巴金带徒培养,编辑文学名刊《萌芽》,转身为有着红色出身、前途光明的文学骨干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基层干部。相比较而言,曾彦修因为晚年长期身居京城,以“严秀”为笔名写下大量深刻反思苏联崩溃历史的杂文,影响深远,名声更著。而施燕平,按照回忆录作序者与出版推动者吴俊的话来说,则是“被沉默的少数人”。即便在文学圈,也少为人知。事实上,他称得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文革”中,施燕平被卷入著名的上海“写作组”,20世纪70年代成为服务激进政治的“文革”代表性杂志《朝霞》负责人之一;1975年底被上海市委书记徐景贤推荐,调入北京担任复刊的《人民文学》的副主编,协助袁水拍贯彻极“左”路线,成为“文革”文学与政治的重要见证人与当事人。有意思的是,当根正苗红的新中国青年文化干部施燕平正从“文革”风暴的发源地上海进入政治中心北京时,老革命曾彦修却以“右派”之身从1960年起外放上海《辞海》编辑所从事编务工作,直到1978年才重返京城担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而差不多这个时候的施燕平,正随着“四人帮”倒台接受完审查,结束三年多的京城生活,重新回到上海,最后在复旦分校任教寻得圆满归宿。两位出版人一北一南京沪两地城市间风水轮流转式的工作调动,意味深长地折射出新中国复杂的政治情境中知识分子令人唏嘘的起伏浮沉、荣辱悲欢。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付出了"疼"的代价,那么你可能会以此换来比较长久、牢固的记忆,但这种"因祸得福"的事情,只在那些患有偏头痛的人身上灵验.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有偏头痛史的女性与无此病症的女性相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记忆力明显减退的人要明显少许多.  相似文献   
5.
倪玮 《大学生》2014,(23):50-51
又到了一年面试的季节了。作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那一段面试时光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记(阴)忆(影)。面试的这一整年,真心很难过,感觉很缺爱,全世界都与你为难,你也觉得自己很失败。说实话,哪一个毕业生不曾失眠过、痛哭过?但也真的只有经历过,才有资格说,我们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