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1.
本文重点探讨了几种常见织物组织的密度、盖度率及充实率最大值的计算以及与织物结构相的关系,在纺织产品设计中,当这些指标超出最大值范围时,将使设计产品的结构相达不到所要设计的要求,最终将使织物的结构及外在质量产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1年和1997年北京市密云县的两期TM遥感数据,遥感反演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盖度,探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影响.为提高地区植被盖度、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20世纪90年代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覆盖率约为66%多;总体植被状况较好,IV级(盖度介于50%~70%)和V级(盖度大于70%)植被覆盖率约为40%多;②林地、城乡居民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变幅最大的是草地.其次为未利用地、林地;③林地的植被覆盖度较高,草地次之,耕地最低;植被盖度等级分布重心发生转移,由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移动;④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中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对保持植被盖度起重要作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而草地、耕地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重心转移方向.因此,林地、草地和耕地对于保持地区植被覆盖率有重要作用,应在长期土地利用规划中坚持植树造林,保持草地、保护耕地和控制未利用地. .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植被盖度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盖永芹  李晓兵  张立  李超  梁燕 《资源科学》2009,31(3):523-529
基于1991年和1997年北京市密云县的两期TM遥感数据,遥感反演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盖度,探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盖度变化的影响,为提高地区植被盖度、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20世纪90年代密云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覆盖率约为66%多;总体植被状况较好,IV级(盖度介于50%~70%)和V级(盖度大于70%)植被覆盖率约为40%多;②林地、城乡居民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变幅最大的是草地,其次为未利用地、林地;③林地的植被覆盖度较高,草地次之,耕地最低;植被盖度等级分布重心发生转移,由中覆盖度向高覆盖度移动;④中高覆盖度、高覆盖度中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对保持植被盖度起重要作用;林地面积的变化对重心转移起关键作用,而草地、耕地的波动则会影响到重心转移方向。因此,林地、草地和耕地对于保持地区植被覆盖率有重要作用,应在长期土地利用规划中坚持植树造林,保持草地、保护耕地和控制未利用地。  相似文献   
4.
实验以无芒雀麦、小麦及其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被盖度、地表温度、湿度及土壤电导率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探究种植无芒雀麦和春小麦对土壤盐碱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种植无芒雀麦和小麦耕地的地表温度均低于裸地;夏末小麦收获前,种植无芒雀麦与小麦耕地表层(0~5cm)土壤电导率均低于裸地;秋末,种植无芒雀麦耕地表层土壤电导率依然低于小麦耕地和裸地,而原种植小麦耕地表层土壤电导率甚至高于裸地.综合以上,秦王川灌区种植生育期较短春小麦易引发耕地盐碱问题,加重污染状况,而种植生长周期较长无芒雀麦可以很好防治土壤盐渍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验以小麦地和裸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揭示秦王川灌区种植小麦对地表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均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种植小麦可显著降低地表的日照强度、温度和土壤温度,同时提高地表湿度;相关分析显示,小麦的盖度与地表微环境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强,即盖度对它们的影响最显著;回归分析显示,小麦盖度每提高1%,可使植被覆盖区的地表日照强度降低597lux,地表温度降低0.15℃,土壤温度降低0.086℃,而地表湿度提高0.40%.  相似文献   
6.
试验通过对西藏当雄草原试验地植被调查与喷施毒草除草剂“灭狼毒”、“灭棘豆”,发现实验地优势种群为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青海苔苹(Carex invanoviae)、羊茅(Festuca ovina)、棘豆(Oxytropis spp.)等植物种类,狼毒与棘豆两种毒草复合覆盖度可达到其中的20%~30%,毒草化比较严重;通过喷施毒草除草剂后样方调查发现植物总盖度为60%-70%,试验地植物总盖度有部分提高,可食性苔草及羊茅的种群总盖度在35%左右。狼毒相对盖度由9%~12%下降到0%,棘豆相对盖度由8%~10%下降到1%~4%,狼毒、棘豆T—text结果分别为1.91E-5、1.49E-8,均小于0.01,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岷江源头地区,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祁连圆柏林线附近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灌木层的多样性以高山灌丛高一些,交错带次之,祁连圆柏林最低;对于草本层而言,则以交错带多样性最高,高山灌丛次之,祁连圆柏林最低;而总体物种多样性则是林线交错带最高,比祁连圆柏林和高山灌丛分别高出28.2%和16.7%。交错带较高的总体物种多样性主要是由于草本层较高的物种多样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区小流域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产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马尾松天然林(C1)、杉木人工林(C2)、杜仲人工林(C3)、油桐人工林(C4)、润楠次生林(C5)、毛竹杉木混交林(C6)及荒草灌丛(C7)等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坡面产流产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产流量大小排序为C4〉C1〉C2〉C6〉C3〉C7〉C5,产沙量大小排序为C4〉C1〉C2〉C6〉C7〉C5〉C7,润楠次生林具有良好的保水减沙效益,而油桐人工林最差;产流量与产沙量线性关系显著,降雨量与产流量、产沙量的回归关系以线性方程、二次多项式和三次多项式拟合效果最优。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结构与持水状况、植被盖度等下垫面因子对产流产沙的影响较大,而海拔、坡度的影响较小,其中产流量主导影响因子为毛管持水量和总孔隙度,产沙量主导影响因子为最小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  相似文献   
9.
实验以小麦地和裸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揭示秦王川灌区种植小麦对地表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均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种植小麦可显著降低地表的日照强度、温度和土壤温度,同时提高地表湿度;相关分析显示,小麦的盖度与地表微环境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强,即盖度对它们的影响最显著;回归分析显示,小麦盖度每提高1%,可使植被覆盖区的地表日照强度降低597lux,地表温度降低0.15℃,土壤温度降低0.086℃,而地表湿度提高0.40%.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选择包括七种结构类型绿地的二十一个绿地为研究对象,对每块绿地测定不同距离点的减噪值。综合比较所有测量结果,分析绿地结构类型、树种特性、绿地宽度、盖度等影响因素与减噪功能的关系,为更好发挥园林绿地减噪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对于绿地对噪声污染的控制提供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