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谓"鸣点",即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实际提出的能激发学生探究、交流欲望的核心问题。古人云:"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让学生在相互争鸣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最终达到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2014年10月17日,笔者有幸在南京市上新河中学观摩了江苏省第三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三位特级教师的精品课,歆然于怀,不吐不快。遂以他们的课堂实录片段为例,就语文教学中的"鸣  相似文献   
2.
"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在我们学校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也渐渐步入了学校常规,但成为"常规"之后随之产生的便是"平常"。我觉得这项教研活动仿佛进入了疲软期,年段中的公开课已没有了往日的诱惑  相似文献   
3.
    
荒草凄迷的路旁静卧着一块石。也许是饱经了风霜,被时光磨平了性子,也许是太老了,老到已将所有事情置之度外,总之它就是那样本本分分地静默着,以石本有的姿态。十月的风吹过,桂香的浓醇没能撩拨起它一点心思。流浪的虫豸在它肩头絮絮叨叨讲述着旅行的趣事,它也只是默默听着。别了风,辞了小友,它还是那块石,并没有改变什么。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在周而复始的平淡里,即便是一块石也会滋长出些许落寞吧,但它没有抱怨。时间存它身上似乎停留得格外漫长。  相似文献   
4.
正对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我一直怀着一份期待:其一,这个真实的故事太具震撼力了;其二,这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我是第一次执教;其三,太多优秀的老师都以公开课的方式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教学设计一直在我心里酝酿,在什么地方能有所突破呢?我断定学生读完课文能准确地说出文本的主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胶结材料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少量水分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条件下,硬化并在其过程中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大小不一、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应力,造成在骨料与水泥石粘结面或水泥石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前,我带3年级3班的学生们去电教馆录制一节英语课。在去电教馆的路上,学生们摸着我靓丽的衣服问我:"Miss  相似文献   
7.
<正>仍余书香的玉手软软地摆动手中的花锄。泪花与落花一起凋零。你哀愁的歌吟犹如落红飞逝,静静地讲述着满园桃花的过往。昨昔绚丽的芬芳,今朝残落了一地。落花呀落花,随风化去,一抔净土掩风流。木石本无缘,可在那西方灵河岸的三生石畔,他以甘露把你精心灌溉。你不禁缠绵悱恻,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8.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早在中唐时期就已经被镂诸金石 ,南宋年间又有重刻本。本文考察此篇石本迄今为止的流传状况 ,并考察其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一节高效课堂像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样,有脉络,有主题,或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或行云流水,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散而神不散"!怎样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笔者认为,关键是问题的设计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点拨、启发、追问,有机结合,再加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真实的思维碰撞,使课堂在一定预设的前提下活起来,正所谓"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呢?一、问题的出现要有情景性德国一位学者曾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毫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  相似文献   
10.
[背景]前不久,学校开展听课活动,在钻研《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教学设计时,我被肖邦深深的爱国之情感动着,仿佛听到了这颗赤子之心灵魂深处的呐喊,但由于文本内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