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委会专门讨论了空气质量标准,这是国家历史上首次通过国务院常委会来讨论通过一个标准,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对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的治理提出三步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温香彩3月9日也曾透露,今年全国将有54个城市相继发布PM2.5监测数据。未来,灰霾天气有望提出预警。  相似文献   
2.
近期,北京PM2.5指数"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这对监测仪器提出了更高要求。1月10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环境大气中细粒子(PM2.5)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项目在北京启动,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PM2.5监测仪器及采样成套设备;预计项目验收后的3年内,年销售额达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细粒子作为催化剂将会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能产生独特的影响,目前,对超细粒子催化剂的研究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超细粒子催化剂已经深入到催化领域的许多反应当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14,(24):32-32
目前北京大气细粒子与灰霾关系的研究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实验仪器设备标准不统一,观测实验十分零散,时间系列非常不完整,多数实验持续时间过短,不能揭示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时空分布规律;第二,细粒子化学特性观测分析不全面,多数观测往往只注重无机组成或有机组成其中一个方面;同时也没有相应的气象因子、细粒子前体物的观测分析,对北京市的细粒子来源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07-I0007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如果吸入一些常用材料挥发的超细粒子(例如纳米粒子)可能会引发人体肺部炎症。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探讨冬季兰州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于2011年12月5—12日采集兰州城市大气PM2.5样品,利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量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浓度.结果显示:EC和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48μg/m3和22.71μg/m3.降雪是EC和OC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EC和OC的相关系数达到0.98,表明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来源相对简单且基本相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是3.26μg/m3,仅占OC含量的14.4%,揭示出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OC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污染源.对碳气溶胶8种组分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有最主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讨冬季兰州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于2011年12月5—12日采集兰州城市大气PM2.5样品,利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量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浓度.结果显示:EC和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48μg/m3和22.71μg/m3.降雪是EC和OC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EC和OC的相关系数达到0.98,表明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来源相对简单且基本相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是3.26μg/m3,仅占OC含量的14.4%,揭示出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OC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污染源.对碳气溶胶8种组分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有最主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少先队小干部》2015,(3):24-25
雾霾元凶近十年来,"973计划"项目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雾霾是内外因叠加的结果。内因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大气污染负荷常年在高位变化。京津冀地区PM2.5主要来源包括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生物质燃烧等一次排放细粒子,以及这些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经二次转化形成的细微粒子。  相似文献   
9.
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制备方法,论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菊  郑小明 《科技通报》1997,13(1):26-28
非晶态合金可用作催化新材料.本文用XPS方法表征了Ni-B和Ni-Co-B超细非晶态合金,并结合其对CO加氢的反应性能,初步解释了表面物种及状态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