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克苏地区地处新疆中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13.25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的8%。阿克苏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维、汉、回、柯等36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和汉族分别占73%和26%。长期以来,阿克苏地区各族人民在这块戈壁绿洲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融合文化,培育出鲜艳的民族团结奇葩。阿克苏地区始终把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呈现出“民族团结花开红艳艳,科教兴阿果结沉甸甸”的美好景象。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序开展。阿克苏地区少数民族师…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黔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贵州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战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不仅是关系贫困人口增收  相似文献   
3.
美籍学者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中使用了一个广义的宗族概念:由同一祖先繁衍下来的人群,通常由共同财产和婚丧庆吊联系在一起,并且居住于同一村庄.这显然忽略了华北村落还有多姓聚居的可能.事实上,通过对山东南部的村落的研究表明,姓氏之间的联姻在村落的形成上发挥了主要作用,村落目前的结构形态是多姓聚居而非多族聚居.  相似文献   
4.
《青海科技》2014,(3):46-46
青海土地广袤,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青海是我国面积较大、人口密度低、海拔较高、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民族自治面积较大的省份。青海从古代早期的羌、小月氏、匈奴、鲜卑、吐蕃等各部,到现今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个民族聚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独特的高原多元化文明。青海兼具藏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和儒教四种宗教。今天的青海呈现出一幅多民族、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5.
张昕中 《收藏》2014,(19):130-131
东天山草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汇、融合。自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渐次形成,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这里,与草原游牧文化逐渐融为一体。这里的游牧民族主要是哈萨克族和蒙古族,还有一部分半农半牧的维吾尔族。他们都  相似文献   
6.
沈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57-157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它独特的人居文化思想。村落是自然与人工综合创作的艺术品,其人居环境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聚落中的古村落,贴近自然、融于山水,有着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受“世外桃源”居住模式的影响,使追求恬淡、抒情风格的村居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注重血缘,聚族而居,因此礼制秩序和睦族之风表现明显。本文从中国古村落成因、人文景观、理念基础、景观美学等角度,谈谈中国古村落空间的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以及古村落对于今人值得利用和借鉴的地方,展示古村落与我国传统建筑在人居环境文化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教育》2010,(8)
主编:廉思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该书介绍了蚁族生存状态,是对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该群体高知、弱小、聚居,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相似文献   
8.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中荻取资料来源的主要途径.在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时,调查提纲的拟写是做好田野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开展对一个苗族聚居村寨的调查为对象,就田野工作中的思路拟写的提纲,为从事实地调查的相关工作者提供研究框架共享.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是否存在民族差异,采用自编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地好于少数民族聚居学生;尤其在非认知因素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学生的适应能力显高于少数民族聚居学生;而少数民族聚居的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重视显高于少数民族杂居的学生;分析和讨论其形成的原因,可以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的学习适应性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孟连县是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县,民族民间器乐、艺术资源极为丰富,各种乐器计有30多种.这些乐器都有它们特定的社会功能和一定的使用场合.民族民间器乐曲大部和民歌关系密切,并留有民歌的痕迹.乐曲反映的题材内容丰富,是孟连县各族人民长期生产斗争、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