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金莲 《寻根》2010,(6):80-86
<正>中国封建时代,贫困之家迫于生计,常将新生婴儿弃之于野,或溺之于江。为革除这种陋俗,仁人善士广泛倡议设立专门的收养机构——举子仓、慈幼局、婴儿局、育婴堂等,并雇请乳妇拯救幼婴。民  相似文献   
2.
古代官方的儿童社会救济从宋代开始设置,发展到清代,育婴堂已成为儿童救济的专门机构。本文以清代扬州育婴堂和京师育婴堂的建立与发展为切入,通过个案研究对清朝育婴堂的经费来源、普及情况以及发展动因等方面进行剖析,可以分析出育婴堂的性质:形式上是官府监督管理,实际上核心力量仍是士绅阶层,而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育婴堂的态度最为"微妙",官方主张有威望和资产的士绅帮扶育婴堂,却对社会保障不制定律令法规,默认其为"细枝末节",这就使得育婴堂的救助效果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从鸦片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中国共发生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教案1600余起,其中较大教案400余起。江苏是教案多发区之一,仅在扬州一地就先后发生了三起影响较大的教案。笔者曾长期在历史档案里寻觅,试图勾勒出这一历史事件的轮廓。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依仗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入内地自由传教”特权,重返“江南”,疯狂向该地区扩张教会势力。扬州地处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法国天主教士急于在此处寻找立足点建教堂。1866年传教士雷?骏不顾扬州知府“不准私相租赁”的禁令,偷偷在辕门桥三义阁租屋建教堂。次年,传教士金…  相似文献   
4.
高宁 《宜春学院学报》2014,(2):49-53,61
育婴堂是有清一代设立的最为普遍的慈善组织,目的在于救助父母无力养育或被遗弃的婴孩.作为清代重要省份之一,直隶地区各州县遍设育婴堂,无论规模体制均超前代,其发展领北方地区慈善事业之先.育婴堂在行政管理上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经费筹措上开辟了多种渠道,实现了经费来源多源化,保育救助方面对乳妇的管理措施规范,对婴孩的保育措施周到细致,弃婴出路安排也有多种方式,实现了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育婴堂中收养的弃婴主要是通过雇请乳妇来哺乳,这就给贫苦的产妇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产妇受雇于育婴堂后,或离开家庭住堂乳婴,成为内养乳妇(职业乳妇);或领婴回家进行哺乳,成为寄养乳妇.这些乳妇通过出卖自己的乳汁,获取些许工资及生活待遇并得以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育婴事业发展情况的研究,目前并没有专门的论著,而是分散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的相关论著之中。清代各地育婴堂发展情况的研究,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但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7.
陈凯 《职业教育研究》2012,(11):179-180
晚清推行"新政",振兴实业,兴办工艺,倡导新式学堂教育,致风气渐开,女学、女子职业教育遂亦兴起。原本为社会慈善机构的天津广仁堂、育婴堂,也一改"有养无教"的状态,办起了女学堂、工艺厂,使它们向着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方向迈进,以致有"开妇女运动之先河"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朱湘丽 《大观周刊》2012,(47):32-33
明清时期存在着严重的弃婴及溺女陋习,政府和民间为了拯救幼婴设立了各种育婴组织,推动了明清育婴慈善事业的发展。育婴堂作为专门收养弃婴的慈善机构,在清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影响深远。本文对育婴堂的概况、管理运作、资金来源、收养对象及形式、儿童出路、救济效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育婴堂是清代最为普遍的善堂,主要收养遗弃男女婴孩。保定育婴堂作为直隶省城最重要的婴孩救济机构,对于承领婴孩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程序。民国时期,随着传统慈善救济向近代慈善事业的转变,新的慈善理念———“教养兼济”在保定育婴堂得以实践,使保定育婴堂成为近代中国育婴事业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很难想象,100多年前的中国慈善事业是怎样的?而当你走近档案的时候,答案就会逐渐清晰起来.宁海县档案馆特藏室保存的30余卷清朝同治至宣统年间的县育婴堂原始档案资料,为世人揭开了清代慈善事业的一角面纱.孟子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由于饥荒、战争、贫穷、无节制的生育和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弃婴现象十分普遍.为此,各朝代均设有收养弃婴的场所——育婴堂.其多为公办民助性质,也有私人独家创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