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舌寻因     
赵珏 《幼儿教育》2004,(1):37-37
中医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但面对幼儿,由于他们往往不能清楚、完整地表达自我感觉,“望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我认为“望诊”中又以“望舌”最能客观地反映幼儿身体状况。正常小儿的舌体应该是粉红柔嫩、光滑清洁的。如果发现小儿的舌体淡红,首先应怀疑是否贫血,可通过化验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不同舌苔类型菌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舌苔类型是中医诊断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舌苔形成机制复杂,其中舌苔菌群结构是影响舌苔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该项研究收集肺癌病人不同舌苔类型样本,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发现相同舌苔类型的不同样本之间有较高的相似性,提示舌苔类型与菌群结构相关,分析与鉴定菌群的组成可促进中医诊断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正母亲过88岁生日的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为母亲祝寿的亲戚朋友,10多桌宴席要煮炒上桌担待客人,我生怕延误了吃饭的时间,便跑去灶房里指手画脚催促,无意中又见到了熊熊燃烧的灶火、冒着热气蒸饭的木甑和灶台上那盆白汪汪的米汤。顿时,鳝鱼般蠕动的舌苔驱使我随手拿起碗,迫不及待牛吃水似的"咕咚、咕咚"喝了一碗米汤。而正是那碗乳汁般的米汤,从肠胃的每一个角落渗进我心灵深处,慢慢泡发开了我干枯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颜色模型在中医舌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舌诊客观化等方面的研究最近几年得到了极好的发展,并已经开始了实用化的临床应用。但在舌像信息提取方面,尤其是舌质与舌苔的分离,舌色分析等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讨论了几种颜色模型在舌像图像处理方面的各种优缺点及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食物的表情 有些记忆喜欢停留在唇齿之间,哪怕过去很多年,它们也会突然自个儿翻腾出来,拌着你入口的饭菜,顺肠而下,像种子一样埋在心底。  相似文献   
6.
正pac12fin@126.com问:我的孩子3岁多,瘦小,体弱,经常生病。不生病的时候,他的食欲不错,但就是吃不胖。生病后,他通常胃口不佳、舌苔白厚。此外,他还很挑食,很多东西都不吃。请问,孩子是不是消化系统有问题?如何调理才好?1石军大夫答:孩子经常生病,生病后食欲变差,这属于正常现象。孩子生病,体内各脏器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消化系统也不例外,加之服用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必然导致食欲下降。孩子舌苔白厚,说明体内有湿、积食,食欲自然不好。  相似文献   
7.
到了后来,你总是要生病的。躺在床上,不要说头疼、浑身的骨头疼痛,翻过来覆过去怎么躺都不舒服,连满嘴的牙根都跟着一起疼;舌苔白厚、不思茶饭、没有胃口;高烧得天昏地暗、眼冒金星、满嘴燎泡、浑身没劲……你甚至觉得这样活着简直不如死去好。这时你先想起的是母亲。你想起小时候生病,母亲的手掌一下下地摩挲着你滚烫的额头的光景,你浑身的不适、一切的病痛似乎都顺着那一下下的摩挲排走  相似文献   
8.
主编寄语     
正云南散文家李光彪,多年一直扎根楚雄,朴实而厚重地将彝族风、将彝人情纳进了他的创作之源。李光彪的描写直白但不浅白,朴素而不寒碜:"鳝鱼般蠕动的舌苔驱使我随手拿起碗,迫不及待牛吃水似的‘咕咚、咕咚’喝了一碗米汤。而正是那碗乳汁般的米汤,从肠胃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进我心灵深处,慢慢泡发开了我干枯的记忆。"(《带伤痕的米汤》)本期推出的李光彪乡土散文特辑,是最朴素的彝族风情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正qqyy2011@sina.com问:我的孩子5岁多,他的舌面上经常有白圈,数量或多或少,每次出现的位置都不太一样,而且白圈中间有红色的小块。问他痛不痛,他说没感觉。到医院就诊,医生说这种情况属于地图舌。请问,地图舌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如石军剥脱,病因尚4何治疗才好?大夫答:地图舌是一种舌黏膜疾病,表现为舌苔不均、有严重剥脱时食用刺激性食物会感到不适。目前,地图舌的不明确,有的认为是炎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是否健康往往能从舌头上得知一二,特别是一些隐性疾病的秘密往往就是从舌头泄露出来的!一、舌头振颤对着镜子吐舌头,如果舌头微微颤动,很可能是精神紧张、体力衰退的征兆。日本医学专家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七成以上的人都不会在振颤初期意识到,等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建议你尽快调整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合理饮食,否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