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菲利普·罗斯在其新作《复仇女神》中一改以往的后现代叙事风格,转而采用朴实自然的语言,但这种简单的语言背后隐藏的是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多重解读小说主题"谁才是复仇女神",我们发现,作者通过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视点,婉转透露出叙述者的不可靠,由此可知,整部小说是叙述者"我"的复仇,"我"就是小说标题中的复仇女神。  相似文献   
3.
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彰显出强烈的死亡意识。小说刻画了主人公在面临死亡时焦虑、恐惧的心态,也叙述了主人公力图超越死亡的心路历程,这一切都体现了罗斯在哲学意义上的"先行到死"的观点。这种观点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死亡的看法是相通的。"先行到死"观源自于罗斯自身的犹太性,其最终意旨是"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4.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著名犹太小说作家,《人性的污点》是其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罗斯在这部小说中遵循并超越了他称之为"身份情节"的体裁。这部小说通过各种方式将种族身份解释为种类、符号或生物学特征,最终揭示了主人公科尔曼种族身份的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特征就是他的隐秘性。对于罗斯来说,秘密不仅是身份的来源,也是欲望和叙述的驱动力。《人性的污点》不仅仅通过种族身份的掩藏与揭露探究了种族问题,也揭示了人性的很多污点,譬如婚外恋、乱伦等。但小说所有的辅助线索都是为了服务、突出种族问题这个大前提,背景的叙述也是为了给科尔曼和弗妮娅的恋情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远古的阿波罗残雕》是二十世纪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代表作之一,其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当代著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描写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异化的小说《乳房》中便以此诗作为突出主题又意蕴深长的结尾。本文旨在通过对诗歌《远古的阿波罗残雕》的文本细读与分析,探究小说《乳房》以《远古的阿波罗残雕》结尾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乳房》与《残雕》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6.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人性的污秽》聚集了广义的文化创伤和原初意义的创伤理论的主题,事件和意象,成为创伤叙事的范本.罗斯通过“变换了的自我”内森·祖克曼的叙事,对科勒曼·希尔克、福妮雅和莱斯特·法利这三个人物内心世界伤疤的深描,将人性的污秽,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污秽”呈现在世人面前.本文对小说的创伤叙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菲利普.罗斯在中短篇小说集《再见,哥伦布》中流露出明显的“反叛”意识,本论文通过对这种“反叛”的内容描述,分析了其实质是一种逆向认知,最后指出了“反叛”的意义在于揭示犹太生活和犹太传统的阴暗面并促进犹太文化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他的小说在世界各地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对其作品也进行各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菲利普·罗斯的《再见了,哥伦布》、《波特诺的诉怨》、《鬼作家》和《人性的污点》四部小说,分析他小说中人物犹太性的变迁.也论述了罗斯从一个热切为犹太人呐喊的犹太作家最终成长为一个关注美国社会闷题的美国作家。  相似文献   
9.
刘颖 《科教文汇》2009,(30):256-257
菲利普·罗斯——当代美国杰出犹太小说家。作为一个有洞察力的作家.罗斯不断在作品中寻求创新。他在后期创作中一改以前浓厚的实验主义小说风格,巧妙地运用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的方法来书写历史事实,继续挖掘人性的存在,进一步剖析美国犹太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身份问题,借以反映社会风貌,形成了在新现实主义下关注犹太民族身份的独特写作视角。  相似文献   
10.
瘟疫文学文本通过探讨瘟疫本身的扩散以及人在瘟疫暴发期的行为反应来深度揭示人性。本文以菲利普·罗斯的封笔之作《天谴》为例,探讨文学如何帮助人类理解自身局限,避开可能的灾难或减轻灾难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小说中描述的各种实例,本文总结了瘟疫发生的历史反复性、人类恐惧的必然性,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对瘟疫经历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瘟疫的可怕不仅在于它本身的致命杀伤力,还在于其引发的诸多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就像另一场瘟疫,能扩大病毒的杀戮潜力,也会让经历者形成长久的心理创伤。本文也将结合J.M.库切对该书的评价,进一步分析小说主人公的处境,试图理解他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