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普高热"影响,目前进入职业学校学生层次较低,趋避冲突心理严重,学习中"无问题现象"较普遍。而学会"提出问题"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为此应该把克服趋避冲突,培养职高生问题意识作为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掌握远程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将非线性拟合算法引入到远程教育学习兴趣趋避度模型的构建中,提出了一种基于Guass-Nenwton法的远程教育学习兴趣趋避度算法.依据实测的人脸面积与学习兴趣度量值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的拟合学习兴趣趋避度中实测的人脸面积与学习兴趣趋避度值,其误差接近理想范围.  相似文献   
3.
姚俊  张霞 《考试周刊》2012,(51):171-172
本案例是来访者因为恋爱中的趋避冲突而引起的焦虑、失眠等一般性心理问题,其根源是不合理信念和自卑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并辅以放松训练和空椅子技术。经过六次咨询,来访者的焦虑和自卑心理的改善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赖特在《成人礼》中采用情景反语的手法揭示了黑人弃儿所遭遇的家庭惊惶和社会惊惶,然后从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的衍绎来展示人物心理的多层面性,使小说情节发展扣人心弦,表明不合理社会制度引发的恐惧感超过一定的极限,就可能导致黑人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赖特在该小说中所提出的社会问题对21世纪美国社会黑人青少年问题的解决仍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调节定向理论和趋避动机理论是解释个体行为原因的基本动机理论,其中调节定向理论在解释个体的有意义的行为方面又具有显著的优势。调节定向理论在一些注重实效的领域中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仍然缺乏关注。本文比较了调节定向与趋避动机的异同,分析了过强的预防定向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无形的阻碍作用,并探讨了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定向调节能力的策略,以期帮助教育者获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樊燚琴 《科教文汇》2007,(12S):38-38
艺术在当代的尴尬处境,它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艺术设计与艺术的关系,都是值得思考的。艺术已经名存实亡,艺术设计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趋避,有目的地为艺术寻到了一条生存之道,但也引发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说话方在输出语流信息时,往往夹带着满足自我功利需求的因素,有选择性地对话语进行梳理,比如趋向与规避某些话题,以求实现话语功利的最大化;受话方在接受话语进行解码之后,也会选择性地捕捉话语的焦点,在这样一种来回的话论中,这就是一种趋避聚焦现象,该文就这一现象所体现的原则及其反映的特点,以及研究这一现象的意义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法,探索运动员在趋避动机冲突情境中发球决策的非理性。被试为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通过掷硬币游戏法将被试分成赢钱组和输钱组,让被试在获益和损失两种实验情境中完成发球得失率决策任务。结果表明:运动员不以发球直接得失率为标尺,而以发球直接得失分为标尺决定发球方式,产生发球比率效应,表现出发球决策的非理性;运动员在发球获益比在发球损失的情境中,更倾向采取风险寻求决策,运动员在赛场上失分感受比得分更强烈;先前发球失误的运动员比成功的运动员发球动机更具有攻击性,运动员的情绪状态影响发球趋避动机强度。  相似文献   
9.
本针对运动员在足球罚点球时存在的趋避动机冲突进行了准实验,实验目的在于研究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其不同动机冲突,对点球命中率的影响程度。随机抽取相校体育系本科上级学生32名,其中特招足球专业的学生12名,其它专业学生20名(男17名,女15名),采用临场准实验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即高风险性趋强于避,高风险性趋避折中,低风险性趋强于避,低风险性趋避折中。实验结果表明:(1)当罚点球风险较大时,  相似文献   
10.
通过被试以趋近、回避两种方式,按指导语调节屏幕上一个象征自己的卡通人物趋近或远离面孔图片,来探索面孔加工时的性别效应。实验通过网络选取了一定数量的男女面孔图片,经评定合格后的图片作为本实验的实验材料。实验共分为两个block:在一个block中,被试要完成趋近男性面孔和远离女性面孔的任务;而另一个block的任务是趋近女性面孔和远离男性面孔。实验后要求被试对实验中所出现的刺激图片的面孔吸引力进行7点等级评定,目的是排除实验材料的面孔吸引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反应时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男性被试趋近女性图片的反应时显著短于趋近男性图片的反应时,而男性被试远离女性图片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远离男性图片的反应时,即男性被试的反应符合"异性相吸"的观点,而女性被试却未见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