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惠群 《大理文化》2009,(Z1):98-99
1995年11月23日,这是一个对大理人民和我都值得纪念的日子。由铁道部十一工程局历时两年多施工建设,总投资2.65亿元的大理机场建成了。通航庆典大会就在这天举行。州委政府邀请了来自全州各行各业的各族代表30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吴淞口3个建闸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船舶航行仿真的建闸方案选优方法.通过观测和分析黄浦江交通流情况,选出恰当的代表船型并搜集代表船型的船舶资料建立船舶操纵模型,制作电子海图.根据水文气象信息设计各仿真试验方案,在考虑船舶习惯航法的基础上进行单船及大小船交会的仿真试验;分析重要指标,如航道宽度、转向角等,确定推荐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该方法能为吴淞口建闸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可作为评价比选建闸方案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通用航空产业暗流涌动,各地大动作频出,这边收购了国外知名航空制造企业,那边又称购买了几十架国外著名直升机做运营,在社会各界都认定通用航空是国内下一块未开垦的大蛋糕之时,通用航空在国内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呢?笔者就通用航空的现状和远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内河打捞起重船因通航高度的限制,主要以小型工程船舶为主,起重量一般在20吨-200吨。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我国内河水运建设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长江沿线及三峡库区千吨级运输船的数量不断增大,但内河航道应急抢险船舶的配套能力落后。目前国内还没有一艘能满足内河及三峡库区闸门通航限高要求,起重能力上千吨级的应急救捞船,一旦发生大吨位沉船、沉物事故,这将给应急抢险打捞及河道运输安全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研制大型且能适应内河通航限高的工程船舶是今后我国内河航道应急抢险船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6.
为旅游支线服务的黎平机场于2004年建成通航后,贵州省黎平县旅游业的空中客源将会迅速增加,而当地雨水多的天气不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对此进行思考,提出8条应对措施,以确保风雨无阻地接待游客,使黎平县的旅游业健康镱步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两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斗坪.该工程从1994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15年.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  相似文献   
8.
引言 戍浦江河口大闸枢纽工程位于温州市鹿城区瓯江的支流—戍浦江的河口处,系泽雅水库的配套工程。工程具有挡潮防淤、排涝蓄淡及兼有通航等功能,工程为Ⅱ等,主要建筑物[挡潮闸、通航设施(斜坡式升船机)和挡潮江堤]为Ⅱ级,防洪(潮)水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排涝按20年一遇设计,相应过闸流量为1020m^3/s,通航按Ⅶ级航道通行50T级内河船舶设计。本工程场址为第四系冲海积地基,类型复杂,工程力学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建筑物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领域中都可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满足各领域的发展需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带领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使各行业开始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尤其是在我国通航领域的发展中,更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网络技术具有双面...  相似文献   
10.
内河航运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内河航运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主持完成的“国家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与船闸水力学创新研究及实践”项目攻克了制约我国内河通航枢纽和船闸发展的技术难题,成果在我国高等级航道网通航枢纽及船闸建设和运行中得到全面成功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在船闸精细化水力设计理论和方法、复杂河段枢纽布置、船闸输水系统、高水头单级船闸阀门防空化、提高已建船闸通过能力等五个方面取得重要创新,得到世界水运界权威组织国际航运协会(PIANC)高度评价。该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