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对江河水镉污染监测能力,通过化学试纸对江河水受镉污染时产生颜色变化,由TCS230颜色传感器转换成电压信号,送入单片机MSC1210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数处理,识别出江河水镉浓度。实现了对江河水镉污染的用GR47无线传输模块与GPRS无线传输网络传输远实时监测。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但克服以往颜色比对法中观察造成的误差,而且可以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2.
镉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工业超速局长,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镉(Cd)污染导致的鲁类死亡、农业显著减产,使人们对Cd的环境污染引起高度重视。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遭受Cd污染的环境不仅影响生物的生长,而且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命。本文阐述了Cd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性及防治,在环境中生存的人们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由于工业超速发展 ,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镉 (Cd)污染导致的鱼类死亡、农业显著减产 ,使人们对Cd的环境污染引起高度重视。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 ,遭受Cd污染的环境不仅影响生物的生长 ,而且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命。本文阐述了Cd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性及防治 ,在环境中生存的人们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杨珩 《东南传播》2012,(5):20-21
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此前提下,以广西镉污染事件为例,综合阐述新媒体的特征及新媒体报道在政府舆论引导中的优势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镉米”事件带给科技期刊的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透过日前"镉污染大米"事件看科技期刊应对媒体热点议题的问题。认为科技期刊可在危机事件爆发后接手危机信息的舆论引导,通过议题回应、期刊的分类配合、单本的内容组配、与民众的互动和信息时效性意识建设,借此契机使科学知识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中国第三代核电"大动脉"自主研制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核电ACP1000的锻造主管道,5月17日在山东烟台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以叶奇蓁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ACP1000锻造主管道在材  相似文献   
7.
《华章》2012,(22)
2012年1月16日,广西龙江河发生严重镉污染事件,镉含量超国家地表水标准80倍。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全面部署开展龙江河镉污染应急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沙土培养法,研究了少花龙葵(S.photeinocarpum Nakamura)和红果龙葵(S.nigrum L.var.flavovirens S.Z.)的生长及其某些生理特性对重金属镉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镉污染浓度为0、5、50和500mgCdCl2/kg沙土梯度范围内,两种龙葵的长势、生物量、茎叶中的相对含水量、新叶中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随镉污染浓度的增强而下降的趋势.两种龙葵相比,少花龙葵种对Cd2+处理的敏感性弱.  相似文献   
9.
浅谈镉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防腐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在镉的开采、冶炼、使用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当,一些含镉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排入周围环境,造成环境的镉污染。环境中镉通过各类途径进入人体,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会造成人体急性或慢性镉中毒,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主要简介镉污染时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分类、及物性和主位结构为工具,对《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报告展开批评性语篇分析。结果表明该文的及物过程多与地方治污绩效有关,词汇选择带明显的颂扬色彩,推进结构立足于行政部门形象塑造,缺少对污染事态本身的客观报告与深入反思,进而导致舆论引导效果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