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燕  舒竞 《新闻知识》2023,(6):33-39+94
《青年呼声》是《新中华报》的常设副刊,也是全面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青年的唯一“喉舌”。为了顺应抗战形势新变化,配合党的青年工作的开展,打破青年宣传舆论“真空”,《青年呼声》应运而生,并在宣传动员的内容主题、编辑策略、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广泛动员边区青年乃至全国青年投身革命、积极抗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展现了党的青年宣传工作的另一个面相,对当前党的青年宣传工作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丹 《兰台世界》2015,(4):135-136,138
中共中央极力支持发展体育事业,为陕甘宁边区发展全民体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思想环境。边区成立了延安体育运动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负责开展体育活动,在军队中结合军事训练开展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3.
眉户戏     
又名"迷胡子","戏曲剧种。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远及山西、湖北、河南、四川的部分地区。它以陕西关中的民问山歌小调、童谣为主,再融合甘肃、山西、四川、湖北的民间小曲发展而成。因此也叫"曲子戏"(由许多单独小调组成的戏)。清代道光年间已有雏形,光绪年间有正式的眉户戏班子。眉户两字是由陕西太白山麓的民谣胜地眉县和户县两字合并而成。音乐曲调丰富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特别富有乡二土气息。乐器主要有三弦、板胡、二胡、四页瓦、星星、扃鼓等。陕甘宁老区的《十二把镰刀》、  相似文献   
4.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女子教育进入活跃期。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女子受教育的权利。边区的女子教育有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及非正式的社会教育,这些措施使边区女子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素质迅速提高,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边区的生产建设中去,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她们的精神对现今的女大学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吉娜 《科技风》2015,(1):231+238
陕甘宁红色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精神源泉,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基于此,本文就对陕甘宁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吹牛”现在有夸口、说大话等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却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 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宁泰游击队,是1947年底中共乾水工委书记苏智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永寿县常宁区、宁泰区一带创建的以此两区地名命名的一支地方武装力量. 据<宁泰游击队的建立和发展>材料载(摘要):1947年年底,负责乾水地区工作的苏智同志,因为感到在敌占区活动没有武装的困难,就呈报上级批准,和在永寿县常宁一带与群众有联系有威信的赵彦芳同志一起,积极筹划建立游击队.  相似文献   
8.
论唐代前期陕甘宁黄土高原牧业用地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唐代前期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域畜牧业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指出贞观至麟德期间官营畜牧业逐渐发展,牧业用地分布于陇右区域的秦、渭、兰、会、原5州之境,并在河曲盐、夏2州境增建8个牧监。乾封至天宝期间,官营畜牧业及其用地在5州基础上扩大到陇州管域。经营官营畜牧业的50余牧监分属南、西、北、东宫、盐州5监牧使管理,统一由中央政府太仆寺少卿出任的监牧都使节制。配置在岐、豳、泾、宁4州的八组马坊群,是封建国家役用马供需过程的中间环节,以荒原放牧的方式起着储备、中转、调节马匹供给的作用,以及时满足不同部门对役用马的多样性需求。民间畜牧业及其牧地的分布,表现在从事个体畜牧经济的突厥、吐谷浑、铁勒九姓、党项羌诸族人口迁入与分布于黄土高原上的庆、灵、盐、夏、银诸州荒野。畜牧业的广泛存在,就避免了开垦农田对土地表层结构和天然植被的大范围破坏、水土流失的发生,对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陕甘宁老区主要位于陕西、甘肃和宁夏的交界处,地处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土地,靠天吃饭.本文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素质对经济的影响和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该区域农民增收的途径和对策,为解决陕甘宁老区的农民增收和区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