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郑曦 《内江科技》2015,(2):91-92,109
对典型剖面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区域古地理和古环境分析,探讨了黔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有机地化指标中的有机碳含量3%、Pr/Ph比值1,均指示研究区五峰组烃源岩发育于缺氧环境;高有机碳指示有机母体生存于缺氧环境,并反映出五峰期海洋生物的繁盛。可见,上奥陶统五峰组烃源岩发育于双缺氧环境,即有机质来源于缺氧环境,保存于还原环境。五峰期,上升洋流的发育从海底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大大提高了有生物生产率;扬子板块古陆的快速隆升限制了残留华南洋海水的退出,表现为海平面局部相对上升,形成底部的缺氧环境,从而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在上升洋流和特殊古地理格局的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上奥陶统五峰组的高效烃源岩。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米仓-大巴山地区由于受到多个构造域多期构造叠加作用,形成了现今独特的构造形态,研究米仓-大巴地区的构造变形时间对该地区油气成藏、保存、运移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该区区域不整合面、矿物裂变径迹、K-Ar以及ESR测年的研究,认为米仓山-大巴山构造交接区两期褶皱发育的时间应为K_2-E_2,从山前到盆内,隆升时间逐渐变新,背斜隆升时间早于向斜隆升时间,米仓山穹隆隆升时间为中白垩世(K_2),米仓山、大巴山前缘构造带变形时间为晚白垩世始新世(K_3-E_2),米仓山变形时间略早于大巴山变形时间,在晚喜山期的构造活动中,南大巴NW逆冲推覆构造扩展到通南巴构造带。  相似文献   
3.
何强 《内江科技》2014,35(12):86-87
102滑坡因其属于川藏公路原102道班管辖范围而得名,在区域内独特的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下,102滑坡群及其附近路段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本文旨在从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及地质、水文等条件下分析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新闻直击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我国遭受的最大一起地震灾害。此次地震威力之大,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震感,其中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省份震感强烈。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以来,青海湖在河流侵蚀与构造活动耦合下由外流湖泊转化为内流湖泊,但其动力学成因一直悬而未决。倒淌河作为青海湖由外流转换为内流的关键通道,其动力学演化历史记录着这一重要的构造与地貌转变地质事件。基于最新开发的地貌演化有限体积法数值计算程序,模拟山脉隆升与河流下切共同作用下的河流倒淌形成与演化过程,定量分析隆升速率和河流下切系数对不同的流域演化模式的影响,探讨倒淌河演化的动力学机制,为认识倒淌河流域形成过程与青海湖形成成因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倒淌河流域的水系重组和倒淌河流向的转变主要受到由日月山断层活化引起的山脉快速隆升与河流下切影响;日月山隆升速率是影响倒淌河流域能否发生水系重组的控制因素;当河流被隆升的山脉阻挡而倒淌时,河流下切系数是控制流域重组速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6):441-443,477
1 项目顾问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 195 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 ,196 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0— 1982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 (ICSU)副主席。长期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考察研究 ,在土壤地理和自然资源综合研究领域成绩显著。 2 0世纪 70— 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7.
易治宇 《科学与生活》2009,(10):100-105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心有一座山脉,山上寸草不生,只有一座古堡和红色白色的岩石。就在这些岩石之间,埋藏着海洋变成沙漠的历史,等待地质学家们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任晓锋 《文化学刊》2011,(1):151-154
以"礼坏乐崩"形容春秋社会剧变,不利于正确认识评价礼的作用与价值。春秋社会频频僭礼、违礼的现象背后,孕育了礼的重大变化,内容上与仪相区分,地位陡然隆升,备受社会瞩目,成为统治者治国定邦和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监测和评价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