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46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思自然——论环境美学的根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美学是当代美学的一个理论热点。它诞生的根源是以理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理念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追思其核心范畴——“自然”,我们看到“自然”原本有三重含义:对象性“自然”、感受性“自然”和源初性“自然”。源初性“自然”本身即是一个审美境界。此境界的呈现,意味着理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同时得以彻底消解。据此,我们便可获得解决自然环境恶化及相关问题的启示和途径。源初性“自然”是环境美学可靠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激情燃烧的岁月》电视文本为对象,从接受主义角度探讨了该剧因过度迎合受众的收视需求,导致编创思想混乱、牴牾。男权中心主义的流露和张扬,降低了该剧在情感价值取向与伦理道德取向上的价值。而受众如此强烈的接受激情,又折射出当下社会、民族文化意识中,男性中心集体无意识的根深蒂固。并指出,电视文化的传播者应明确自身的角色意义,力求做到商业利益与人文关怀的统一,让受众在获得精神愉悦的同时,逐渐获得透视生活本质和生命真谛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始终。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根源于人这种特殊物质的内在特质性 ,人与自然关系在向其本质状态演进过程中所历经的异化形式 :自然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乃至史书、野史笔记,透露了中国古人把异国人看作鬼兽的传统认知模式,对于海外人们“非人类性”——“兽性”的着意强调。中国古代关于海外世界的叙事描述,小说、正史、野闻之间互动互渗,迎合“华夏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强化了华夏民族自我封闭的文化模式,一定程度上延展、催化了明清小说叙事中的神秘崇拜。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的辉煌在技术主导的农业文明时代,衰落在制度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新生的机遇在观念主导的科业文明时代。我们的辉煌与技术相关,失败与制度相关,新生将与观念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跨文化效力量表和普遍我族中心主义量表,调查了大学生跨文化效力和我族中心主义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中文版跨文化效力量袁和普遍我族中心主义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大学生跨文化效力和我族中心主义均处于中等水平,在跨文化效力的6项因素中,大学生的尊重对方最强,随后依次是认同维护、互动管理、互动放松、行为弹性,而信息技巧最弱;(3)跨文化效力的6项因素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有效性;(4)跨文化效力和我族中心主义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5)跨文化效力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我族中心主义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生态德育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道德关系,从而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与矛盾。选择人类中心论还是非人类中心论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则需要看其是否符合形成道德关系的两个条件——目的性与独立性。在非人类中心视域下,人与自然各自具有目的性与独立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道德关系,因此生态德育的价值观需要转向非人类中心。在非人类中心视域下,生态德育通过静态载体——教材和动态载体——课堂来落实"敬"、"诚"、"仁"、"俭"的生态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回顾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与当前理论研究的现状。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存在诸多困境,包括学科主干——武术与气功研究存在不足、相关研究的基础理论薄弱、缺少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的全球视野与国际交流。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和引导,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急待完善。同时,借助历史学、人类学理论系统剖析这些问题,提出引入体育人类学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理论,将给民族传统体育学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援与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10.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要求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环境伦理也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的分野走向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的鼎足局面。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是合理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它要求人们在对待环境的行为中必须遵循善待自然、关注未来和规范行为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