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2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号转导通路在癫痫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癫痫基础研究的热点。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转导通路是一条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可通过磷酸化后参与神经元的兴奋过程,进而影响癫痫的发病机制,研究认为,ERK1/2磷酸化是癫痫发作过程中细胞的早期反应之一,可作为阻止癫痫发作的潜在治疗靶点。文章主要从对ERK信号通路的认识以及ERK信号通路如何参与癫痫的发病机制、ERK信号通路相关的癫痫治疗来阐述当前的研究进展,为寻求治疗癫痫新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网球肘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将4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靶点治疗组(BZ组)和靶点治疗肌肉松解组(BZJS组),每组各20例.BZ组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在肘外侧最痛处进行靶点治疗,BZJS组患者在靶点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冲击波松解前臂伸肌群.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次、4次、6次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并在治疗6次结束后应用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分判定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2次、4次、6次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BZJS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BZ组(P<0.05);6次治疗后Verhaar网球肘总体疗效评分,BZJS组的评分优于BZ组.结论: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与靶点治疗肌肉松解方法对网球肘均具有临床疗效,但靶点治疗肌肉松解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靶点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健脾补糖对过度训练脾虚大鼠骨骼肌GLUT4和P38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健脾补糖对过度训练大鼠骨骼肌的糖转运和MAPK转导通路中P38活性的影响.通过6周递增大负荷游泳训练,观察过度训练和健脾补糖对胃肠的吸收功能,骨骼肌的糖转运、储备和P38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过度训练脾虚的大鼠的骨骼肌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P38途径虽然被激活.但骨骼肌的葡萄糖转运和糖储存被低血糖和胰岛素所抑制.因此没有明显改善骨骼肌的肌糖原储备.2)健脾补糖从改善胃肠功能、增加能源物质的摄入、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多靶点激活了P38,使骨骼肌对葡萄糖的转运速度与合成速度均加快,在末次运动后24 h就使肌糖原达到了明显的超量恢复状态.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I0017-I0018
[导读]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微生物可以通过对药物靶点进行“暂时静默”来获得抗药功能给其带来的好处,这种行为被称为“表现突变”。认识微生物再上新台阶——科学家在微生物耐药性中发现新机制细菌和真菌这类微生物,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来抵挡抗菌素或抗真菌剂等药物的“攻击”,这些永久的突变一度被认为是耐药菌株发展进化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药物靶点与经济价值的关系,揭示高经济价值药物的技术特征,为经济高效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运用Drugs@ FDA收集2000~2009年FDA批准上市的NME药物通用名,通过Drugbank和IMShealth数据库收集样本药物靶点数和销售额的数据,运用SPSS做统计描述和推论.结果:靶点数与销售额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5,P<0.05),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畅销药的平均靶点数为3.9,远高于2.5的样本平均水平.结论:从近I0年上市新药的数据来看,多靶点药物相对而言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这可能是由于药物靶点与治疗效果、适应症和疾病复杂性等的关系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这篇综述系统地阐述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分子信号通路以及分子标志物用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和前列腺癌诊治所面临的挑战。重要结论:许多分子信号通路通过影响细胞生长、凋亡、血管生成等病理生理过程而参与了前列腺癌的起始、发生和发展。这些研究基础有助于寻找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和改进前列腺癌的治疗。虽然去势治疗是早期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但是晚期的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的治疗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幸的是,目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切断特异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或者通过调节某些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分子来治疗前列腺癌,能减少传统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相关临床研究已开始实施。这些研究进展给前列腺癌的诊治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7.
2011年,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EGFR靶向抗肿瘤药盐酸埃克替尼的上市,标志着打破了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在“专利为王”的今天,没有专利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在国内医药市场,很多仿制药和创新仿制药,都不抵国际制药巨头的几个核心专利。因此,我国药企要注重创新能力,重视专利运用,努力加入“专利游戏”。本文分析EGFR靶向抗肿瘤药的中国专利现状,为国内药企申请专利提供思路,为其有效应用专利策略争夺本土市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吴广阳  唐浪  詹杰  赵芬  黄胜 《大众科技》2022,24(2):114-1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竹节参防治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结合文本挖掘方式,提取竹节参的化合物成分、化合物靶点关系,利用OMIM和Gene Cards网站提取竹节参的疾病靶点,R语言V4.0.3绘制Venny图以获得交集靶点,相关信息导入Cytoscap...  相似文献   
9.
以探寻癌药物靶点间的潜在关联为例,对基于传递闭包的知识发现方法和Swanson的一阶知识发现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得到,运用传递闭包的方法获得知识假设,可能发现更多有意义的新关联,且得到较高查全率的同时,并没有牺牲过多的查准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计算药理学研究方法,研究血府逐瘀汤中红花、赤芍、川芎三味中药化合物活血作用靶点效应,阐释多靶点效应。方法:借助于分子对接和数据库搜索技术,探讨血府逐瘀汤活血类成分作用机制。结果:活血作用主要体现与4个活血类靶点Thrombin、TXA2R、PAI-1、factorIXa之间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分别有88、18、59、3个分子与上述靶点有潜在生物学作用,其中羟基红黄色素A(saftlominA)对四个活血类靶点均有作用,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论:本试验从分子层次上阐释了该方中红花、赤芍、川芎活血作用机理,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