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文出现在文字和国家产生之后。《文心雕龙》是一部写作学理论批评著作,对公文的社会作用给予极高的评价,并作出系统的、深广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范伟 《兰台世界》2016,(5):113-115
南宋中期抗战派文人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张文气,即追求刚大劲健的文风,用来振作气势、鼓舞力量;二是主张意与理胜,语言纯粹和易,追求一种质实的议论化。这两方面的文学思想促进了抗战主题奏议感发力与议论化特点的形成,对他们所作奏议文的雄辩文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4.
应用文阅读     
阅读提示应用文,指适用于日常生活、私人交往、社会活动的实际运用的文体,常见的有奏议、书信、碑志、祭文等。奏议,是臣下写给皇帝的书信,以议事为主,写法重视说理。书信,是用于人际交往的文书,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写法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5.
奏议类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诚 《语文知识》2002,(11):28-29
  相似文献   
6.
汉赋和汉代奏议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作者双栖、同时关涉政治和经学、文体互渗的现象,但汉人重奏议而轻赋,这说明汉赋独立的文学审美价值在汉代尚未得到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略论奏议文体的特点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奏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臣民上奏帝王文书的总称 ,属于上行公文。该文体具有政治性和工具性 ,受文对象的确定性与身份的特殊性 ,实用性 ,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论述性与风险性 ,时效性 ,谦恭的语气、典雅的语言 ,程式化要求与尊君抑臣色彩等特点 ,具有政治文化功能和文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奏议类文体是臣子向帝王上书所采用的各类文体的统称,《文选》和《文心雕龙》都对此类文体进行收录,但二者评录差距较大,萧统重视晋代、南北朝之文,刘勰崇尚先秦、两汉之古文。究其原因,萧统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文首重文辞,注重新变,以太子之位亲自主持编书,更能广泛收集近代的奏议文;刘勰以挽救“讹滥”文风之流弊为著书缘由,论文以经典为核,遵循古制,故不喜近代之文,加之时代动荡,刘勰的平民身份使得他很少能接触到近代的奏议文,因此无所评录。  相似文献   
9.
姜亚沙 《图书馆》2008,(3):124-125
通过对几部重要清朝福建台湾奏议的研究,反映当时福建台湾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随着清帝国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边疆地区普遍出现危机,边疆问题越来越引起国人的关注。从近代早期的龚自珍、魏源等名士人到后来的左宗棠、岑春煊、赵尔巽、张荫棠、徐世昌等廷臣疆吏,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提出了筹边改制的种种设想和主张,对清朝政府改变传统治边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各方人士关于筹边改制的具体意见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主张废除边疆地区“因俗而治”的多元化管理体制,通过建立行省,使边疆与内地“联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