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搜同志     
《网络传播》2006,(9):84-85
中国西藏旅游网是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主办的网站。它全面地向世人展示了西藏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西藏概况”用地图的形式把西藏分成了7个区,分别对每个地区进行了大致介绍,并配以风景图片;“旅游法规”登有《西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等法规,如果有意向去西藏理由,有必要充分了解这些法规,比如,对于天葬,人们一直都存在着好奇之心,然而,政府有规定,“任何人不得对天葬仪式进行围观、拍摄、摄影、录像等活动”,所以,去西藏旅游之前,了解这些法规是很有必要的;“旅游路线”推荐了许多游西藏的精品线路;“进藏须知”提供有西藏行车技巧、高原保健、旅行摄影须知、常用藏语生活用语等信息;“高原气候”介绍了西藏独特的气候特,征;“景点”中提供有西藏7个地区的旅游景点信息,并配有精美的图片。  相似文献   
2.
何强 《内江科技》2014,35(12):86-87
102滑坡因其属于川藏公路原102道班管辖范围而得名,在区域内独特的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下,102滑坡群及其附近路段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本文旨在从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及地质、水文等条件下分析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高原条件下的运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文献报导、概述了高原气候的特点及其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讨论了高原适应的机制与规律;分析了高原气候对不同项目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研究了高原训练的意义,阐述了不适应高原气候的各种症状.  相似文献   
4.
春钓五结合     
张东明 《钓鱼》2005,(6):28-28
进人春季,风和日丽,特别是四季如春的昆明,鱼类在这个季节里活动更加频繁,觅食积极,正是一年之中最好垂钓的黄金季节。由于昆明地区属高原气候,温差较大,干燥多风。春钓除适应多变的气候条件外,还须要掌握五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际朝 《收藏》2010,(1):132-135
西藏铜币是西藏银币的辅币,始铸于公元1909年(藏历第15饶迥第43年),是西藏地方政府引进了内地机制币的先进工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直到1959年8月10日藏币作废,历时50年之久。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精美的图案、较高的制造工艺和变化异常的版式,历来深受钱币收藏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气候因素对档案保护的影响至关重要,业已成为中外档案保护工作者的共识。在西藏档案保护工作中尤其突出,因为“西藏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青藏高寒气候区域的一部分。其基本特点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异常强烈等”^[1]。西藏高原气候中的各种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档案的耐久性,因此要搞好西藏的档案保护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西藏高原气候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档案的影响,以便探讨和采用适合本地区档案保护的技术方法。影响档案保护的气候因素很多,本文仅就西藏气候中的太阳辐射对档案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2010,(12):71-71
据2010年7月9日《环球时报》消息,一项由中国、英格兰、爱尔兰和美国研究人员参与的基因组研究揭示,藏族人在3000年的时间里,用独一无二的方式适应了高原气候,是人类历史上距今最近、最快速的演化例证。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新科学家》等媒体都对这项成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较深入的报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新科学家》在报道中介绍,在此之前现代人演化的最近的例子是7500年前北欧人群的乳糖耐受性演变,其结果是让北欧人可以消化牛奶;而藏族人在3000年前开始适应高原环境,并成为了世界上适应高原气候最好的人群,刷新了这一记录。  相似文献   
8.
王际朝 《收藏》2008,(6):124-126
西藏铜币是藏银币的辅币,是1909年(藏历第15饶迥第43年)西藏地方政府引进内地先进工艺而铸造的。由于流通区域小,加之青藏高原气候干燥,藏铜币的品相相对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9.
吴让  周秉荣 《青海科技》2011,18(1):34-38
本文利用1961~2006年青海省农业主产区14个气象站的历史资料,分析了近46a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利用作物生产潜力模式,计算了当前青海省粮食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并根据未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情景,估算了2030年、2050年青海省粮食气候生产潜力,在保持当前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按高、中、低三种人口增长方案测算了青海省2030年、2050年粮食缺口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未来青海省粮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到2030年、2050年全省粮食缺口分别高达76.2~136.6万t和28.8~128.0万t。  相似文献   
10.
胡扬  王景玲 《体育科学》2006,26(4):96-96
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世居平原的运动员到高原进行训练时血液会发生浓缩。因此,有学者对高原训练的效果提出质疑:高原训练使血红蛋白(Hb)提高是由于血液浓缩、血浆容量减少所致,还是确实因为缺氧使体内造血功能提高,Hb真正得到了提高。目前,学者们较为一致的认识是。在评价高原训练效果时应考虑到该时期血容量、血浆容量和红细胞容量(RBCmass,ml或ml/kg体重)之间的关系,用RBCmass(red blood cell msss)进行评价,才能确切反映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携氧功能是否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