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伟元"鼓担"购书与《红楼梦》百廿回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程伟元自称,《红楼梦》后40回的一部分残稿是高价从“鼓担”上收购来的。胡适则认为“鼓担”购书事属“奇巧”,并视为程高串通作伪之“铁证”。后40回为高鹗所续之说遂成“定论”。据深谙故都旧俗人士的看法,程伟元购书于“鼓担”,不但合情合理,且属其搜罗佚书必循之途径。胡适的高鹗续书之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15):57-57
“风流云散”意思是像风一样流动,像云一样飘散。比喻原来聚在一起的人零落离散。语出汉·王粲《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乱离多阻。济岱江行,邈焉异处。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例如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四十八回:“自从虞博士去了,这些贤人君子,风流云散。”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一〇六回“:众姐妹风流云散,一日少似一日。”汪曾祺《落魄》:“开饭馆的江西人、湖南人、山东人、河北人全都风流云散,不知所终。”柯灵《鱼书》:“偶然在风晨月夕,想起那些风流云散的故旧,便不禁引起一缕深沉的寂寞。”  相似文献   
3.
4.
商鹗为元春安排的八字和死期,错漏百出.他是故意制造"荒唐"以掩盖"其中味",他是为了避免文字狱而故意为之.  相似文献   
5.
曹著高续《红楼梦》是新红学派的一大功绩,近年多遭异议。贾雨村初仕时续娶娇杏事件叙述的前后不一为书中自证。他首次被革职前经历的两种说法均不合曹公原意。其实情是:贾雨村中进士后先当一任知县而后擢升知府,赴任途中巧遇娇杏续娶为妾,不到一年被革职于知府任上,前后任官凡5年。高鹗续写雨村作知县时便娶娇杏是错断。历代步其后尘者甚众,以讹传讹,积重难返.此宗牵涉到贾府及诸多人物、事件的发展空间无法链接,甚至被误解为曹公未及审改的舛错或败笔,由此可知高鹗暨后学辈与曹雪芹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前后不榫合恰恰铸成了曾著高续《红楼梦》难以销匿的铁证。  相似文献   
6.
7.
章认为:一、120回《红楼梦》前后是一致的;二、高鹗的补作不容否定;三、后人要再补作取代高鹗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的贾府被抄家,是家族命运悲剧的高潮部分。曹雪芹在《红楼梦曲》中预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似乎代表着贾家将完全的毁灭与终结。然而“抄家”乃后四十回所续,且并没有一败涂地,因此历来不被看好。本文试图分析“抄家”缘由,认为后四十回“抄家”一节深刻地体现了大家族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力感,比满门覆灭更具有悲剧意味;并且,结合曹雪芹的生平与前八十回的写作,分析曹氏无力改变自身命运,也无力拯救红楼梦中人的“无力感”,与高鹗的续写有着前后一致性;进而评价后四十回“团圆”结局的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9.
就作者上世纪80年代所撰3篇论程伟元、高鹗的《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之功的文章,从新的观点上作了总结性评述。《红楼梦》百廿回前后矛盾、错简现象是程、高续书放弃原稿八十回构思的贾府衰败、后继无人的题材转而另写宝黛爱情、钗黛冲突的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题材所造成的。改变了前书的面目和性质,将前书引而未发的宝、黛的“儿女之真情”,发展光大为自由爱情、自主婚姻的历史必然的呼声。虽引起了一系列变化,造成诸多简错、矛盾,但对于创造出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红楼梦》,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与功勋。所以,我们应该充分估计程、高续书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近日,自称从"内部流出"的《刘心武续红楼梦》的全部内容迅速在网络上流传。本书出版方凤凰联动图书公司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内部流出"文字非确切文稿;"全文"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