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246篇
科学研究   372篇
体育   61篇
综合类   15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772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夏战争中的乡兵与堡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夏战争史上,北宋政府为了对付西夏军队的寇掠,除了在西北沿边地区部署大量正规军外,还积极招募弓箭手、蕃兵等乡兵部队配合禁军戍防和作战。自仁宗朝始,北宋政府在西北地区大量修筑堡寨,以构建防御西夏的军事屏障。在此过程中,乡兵和堡寨的紧密结合,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北宋防御西夏的能力,并逐步扭转了长期对西夏战争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2.
对曾侯乙的身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考证,认为曾侯乙就是师乙,曾国与随国是一个国家的假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媒时代"正在加速来临,智能化、场景化、共享化成为内容传播的三大趋势,图书馆与用户、内容的关系也将重新连接、深度交互。作为推广"全民阅读"重要阵地的公共图书馆,已经迎来了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时间节点,以人、馆和资源之间的智能互联为特征,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模式、服务转型和空间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一切职能转型和服务创新都必须围绕用户的需求和体验进行,进而成为提供智能化、泛在化、人性化服务的——"智慧型"第三文化空间,实现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的终极跨越。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正确反映了师范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方向、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宝贵思想和观点,至今对我国的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问题是整个的科学领域里的重大课题之一。中国古代文明不仅是独立起源的文明,而且是唯一的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明,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运用现代前沿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去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一个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6.
对“中间代”或“中生代”的命名现象,其实只是这些诗人们“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们对1990年代与1980年代的诗学差异尤为敏感,同时也就有对共同性的忽视,这导致了他们对自我存在的焦虑,并进而试图通过对自我命名的方式“标新立异”。然而“中间代”或“中生代”并不能构成一个独立于“第三代诗人”或“新生代”的“代”,他们应属于“新生代”的一部分或一种写作倾向,或者应称为“新生代后期诗人”。  相似文献   
7.
试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是创造的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陶行知教育学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改造社会振兴中华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教育的出发点,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坚持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和教育传统,积极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并使之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杨氏家族统治播州长达七百二十五年,见证了中国古代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几个阶段。根据其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特征,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文章梳理第二时期的历史沿革,认为这是杨氏家族统一,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与中央政权关系密切的时期,也是杨氏土司发展走向强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岳珂继承了宋诗对唐诗的突破,引俗物入诗,以食物为载体展示自己的生活。《玉楮诗稿》中以饮食为题材的诗作反映了当时饮食文化的饮食美学、饮食养生观及饮食消费观。  相似文献   
10.
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规模化培养,应该采用"企业+责任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