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闽江口湿地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的月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8年3月~10月闽江口湿地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等群落特征的调查资料,分析其地上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株高、密度的月动态特征,同时利用spss软件对生物量、株高、密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地上生物量在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为2658.9g/m2,其月变化经历了一个"增加-减小-缓慢增加"的过程;②绝对生长速率在5月~6月达到最大值,为32.48 g/(m~2·d),之后波动变化,在7月~8月出现负值;③相对生长速率在4月~5月达到最大值,为0.043 g/(g·d),也在7月~8月出现负值;④株高在7月份达到最高点,平均株高达219cm;密度在5月份达到最高点,为208株/m~2;⑤株高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平均密度与地上生物量、平均株高则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属于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具有耐盐耐淹及其快速高效的生物质合成能力以及生物质能储量丰富的特点。自1979年引种到我国以来,在防风护沙、保滩护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给沿海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年国家环保总局将其列入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本文根据文献报道简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对互花米草的研究成果。利用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和德温特专利索引(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及Innography为数据源,采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等数据库和分析软件对互花米草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献和专利进行分析,简要阐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对于互花米草的研发动态与综合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宁德沿海地区大米草的防治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米草已广泛分布在福建省沿海各市,尤其严重的是宁德沿海地区,随着蔓延面积的扩大,造成宁德沿海地区生态平衡失调,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介绍了大米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在宁德沿海地区的分布状况,并对大米草的危害、防治和利用进行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一株互花米草耐重金属内生菌的分离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从互花米草根部和叶片获得内生细菌,经重金属筛选,分离到一种耐受重金属Cu2+、Pb2+和Cr6+的细菌.为了进一步鉴定分离菌株,利用 PCR 方法扩增其部分16S rDNA 序列,目标DNA条带约1500 bp,测序和在线分析结果后显示,所测序列均与基因库中已上传的 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菌株16S rDNA 序列(KJ878614.1,JN613478.1)相似性均为100%.初步鉴定该菌为 Lysinibacillus属球形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命名为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 QZ1-1.对该菌株采用促生长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产生 IAA和 ACC的能力,同时该菌能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具备固氮功能,为日后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目标菌株.  相似文献   
5.
对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受到互花米草入侵的有代表性的红树林湿地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互花米草主要以带状或斑块状分布在红树林的前缘;在红树林内,主要呈斑块状分布于红树林林间空隙处;在红树林密集的地方则难以侵入.互花米草与红树植物存在生态位的重叠,与红树植物竞争阳光和生长空间,容易对周围低矮的红树植物形成遮荫,特别是对红树林幼苗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建议采用本土红树植物科学地营造红树林,以较快形成较高的郁闭度,达到防治互花米草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江苏淤泥质潮滩湿地互花米草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聪  刘红玉 《资源科学》2014,36(11):2413-2422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结合盐城自然保护区典型区域潮滩湿地的区域特点,通过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聚集度指数、分布质心和转移矩阵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1996-2010年的14年间盐城潮滩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沼泽景观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城潮滩湿地互花米草沼泽分布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1996-2010年,面积增长了2 661.74hm2,年均增长177.45hm2,增幅215.42%,年均变化率14.36%;2空间上,潮滩湿地上的互花米草斑块质心总体向海偏移。其中,1996-2006年,年均向海移动110.96m/a;2006-2010年,年均向海移动74.97m/a;3受互花米草扩张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花米草生长不仅抑制了本地湿地植被的自然增长,而且还改变着湿地植被景观的组成、结构和潮滩湿地景观系统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生态因子对外来入侵生物米草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05年、2007年对黄河三角洲米草分布面积的调查,测算了米草的扩展速度;分析、测定了米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研究了其对米草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水温、潮汐、盐度、水质与底质等主要生态因子均有利于米草的生长和扩散,灾害性气候因子对米草的扩散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章莹  卢剑波 《科技通报》2010,26(1):130-137
外来物种的入侵给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并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有效地管理以及合理地开发利用外来入侵物种,变害为利,需要对其种群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然而由于沿海滩涂和水体表面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传统的实地调查较为困难。3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从较大尺度定量研究滩涂植被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miflora)或水生植被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人员通过收集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运用遥感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类解译,并结合GPS的野外核实修正,最后在GIS中对解译结果进行数据合成,即可统计出滩涂及水生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国内外的研究表明.3S技术可应用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动态监测,进而为人侵物种的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但由于海岸带地区空间尺度相对较小。水生植物的空间分布变化比较剧烈,植被群落交错地带存在着混合像元,使得这一方法的分类精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12月对莆田市沿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入侵现状及分布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仙游县枫亭镇、涵江区三江口镇沿海滩涂有较大面积的互花米草分布,在其他海域尚未发现。在枫亭镇辉煌村互花米草分布区高、中、低三个潮区共获得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5种,其中节肢动物7种,环节动物16种,软体动物2种,生物量平均为156.1246±120.0180g·m-2,平均密度为11253±9133ind·m-2,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属于较高水平。数量优势种为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 Hansen)与中华蜾蠃蜚(Corophium chinensis)等。  相似文献   
10.
盐城滨海湿地是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境质量是栖息地功能的重要反映,而互花米草扩张已经严重威胁栖息地生境。因此,本文以1983—2017年10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GIS和RS技术,运用InVEST模型,分析了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互花米草扩张的关系。结果显示:①1983—2017年,互花米草扩张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面积百分比从1.693%增加到24.930%。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扩张表现出多方向、多变的特征;②受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扩张的影响,生境质量表现出明显波动变化:1983—1988年,生境质量指数从0.863上升至0.878,2014年下降至0.740,2017年又上升至0.775。③互花米草湿地面积变化与生境退化指数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与生境质量指数变化之间呈负相关。互花米草扩张致使区域适宜性生境——碱蓬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成为区域生境质量退化的重要因素,控制互花米草扩张也将是区域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可从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关系的视角为滨海湿地栖息地功能提升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