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生发轫于生物学,后被延展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共生既是一种关于结构的范畴,又是一种关于行动的范畴,其本质在于共生关系主体间的资源依赖关系。从生物学共生到经济学共生再到公共管理共生,共生关系主体属性的跨越性极大,为此建构了“资源相互依赖性---组织自主性”分析框架。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生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还有现实依据。共生关系演进具有普遍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概莫能外,只不过演进的机理有所不同。将共生理论里共生环境要素进行解构,提出共生关系演进机理的三个层次:共生宏观环境、共生中观环境---共生制度、共生微观环境---共生机制,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仝伟 《四川体育科学》2014,(3):141-143,149
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系统.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别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生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还处于偏利共生模式阶段,互惠共生是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的理想共生模式.需从弱化场域边界,增强共生单元关联度;树立共同理念,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健全残健融合共生体制,优化共生环境;构建多元共生界面等方面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残健融合共生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招生制度是由其构成要素既作为价值主体存在又作为价值客体存在所构成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中存在着价值冲突、价值异化及价值单极化的可能。以举办高等学校者公平分享高校招生录取价值作为逻辑起点,可以建立基于价值共生的高校招生制度,从而为高校招生确立大学的高校招生标准、政府的高校招生标准、公民的高校招生标准及考生的高校招生标准等四类招生标准,为考生自主选择高校录取标准提供充足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公民、大学、考生及政府之间良性互动,有效防范价值冲突、价值异化及价值单极化的发生,解决现行高考制度面临的诸多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共生理论起源于德国生物学家提出的生物学概念"共生",上世纪90年代胡守均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共生论",并把它发展为的一种社会哲学。当前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分化流动,社会问题频发,为了化解社会问题,必须倡导社会共生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强  魏巍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74-77
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内学者更侧重于对城市群竞争的研究,而对城市群合作的研究则较少涉及.鉴于此,引入了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分析江淮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合作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提出应从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和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等方面开展经济合作,为城市群的合作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实现了教育的规模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然而它并未突破传统教育知识传授模式的局限,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应当从"机器教人"向"人机共生"的知识创造性发展。"人机学习共生体"这一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的学习形态,是在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学习者角色演变的基础上,以经验之塔理论和知识创造螺旋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人机共生的学习形态,即在学习者的客体观、主体观、主体间、共生观和他者观等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连续统样态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人机学习共生体围绕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学习者与智能体的共生关系,通过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等知识转化过程,持继促进知识创造。人机共生学习是学习者、智能体和教师所构成的以知识共生为核心的学习过程。未来人机学习共生体的实现,需要解决智能体的主体性技术、学习绩效支持以及学习模式创设等挑战。  相似文献   
7.
运用共生理论的观点来看待学校教育中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协调发展,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从而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其向优化转变,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历经百年不衰却在实践中频遭质疑,基于此,本文从工学结合的现状陈述到原因分析,引入共生理论对工学结合进行细致分析,最后从共生理论的视角为工学结合创新和谐发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生态工业共生网络中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工业共生网络(EISN)运作机理和主体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EISN的网络结构;并以卡伦堡和北九州两个典型生态工业园为例,具体分析了EISN中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及各利益相关者在EISN中所起的作用;综上分析,明确我国EISN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类型,并提出了协调EISN中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基本策略,实现EISN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创业教育逐渐受到学术界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方向,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的创业教育也面临诸多问题,应用共生理论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二者的共生融合发展,这是高校创业教育探索的新思路。文章阐述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分析了共生理论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策略、探讨共生理论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生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