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2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PCR方法,在扩增钾通道蛋白基因的同时获得了一条未知序列,经序列分析,进行4种麂亚科动物(黑麂、赤麂、小麂和毛冠鹿)的同源性比较,发现麂属动物种间的DNA差异在1.64%-2.54%之间;毛冠鹿与麂属3种动物的差异在2.76%-3.33%之间。另外毛冠鹿的序列中有一段连续的序列(约17个碱基)在麂属动物中是没有的,表明毛冠鹿与麂属动物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Living birds are unique among vertebrates in the formation of a female-specific bone tissue called medullary bone (MB) that is strictly associated with reproductive activity. MB is a rapidly mobilized source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ggshell. Among living taxa, its skeletal distribution can be highly extensive such that it even exists in the ribs of some species. Due to its ephemeral nature, MB is rarely fossilized and so little is understood with regard to the origin of MB and its skeletal distribution in early taxa. Here we describe a new Early Cretaceous enantiornithine bird, Mirusavis parvus, gen. et. sp. nov., indicating that skeleton-wide distribution of MB appeared early in avian evolution. We suggest that this represents the plesiomorphic condition for the Aves a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MB observed among extant neornithines is a product of increased pneumatization in this lineage and natural selection for more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MB.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岩蕨类植物研究简史,承认岩蕨科是独立的科,在细胞学和比较形态解剖学   研究基础上,提出岩蕨科系统演化模型,讨论了科内系统发育和种间亲缘。岩蕨属Woodsia的   甘南岩蕨W.macrospora是本科最原始的种。  岩蕨科可能起源于里白科植物祖先,演化成   现代岩蕨属和膀胱蕨属Protowoodsia两大分支。  本文还探讨了多倍化和种系发生的关系,滇   蕨Cheilanthopsis indusiosa (Christ) Ching、高山岩蕨W.alpina Gray、心岩蕨W.subcordata   Turcz.和蜘蛛岩蕨W.andersonii (Bedd.) Christ可能是异源多倍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相复性速率法测定了黄芪根瘤菌新表观群的中心菌株CA8561和JL84与近缘已知根瘤菌属种模式菌株或参比菌株的DNA同源性.结果表明,分离自中国北方地区的部分黄芪根瘤菌菌株形成了独立的新的DNA同源群,结合其它分类技术的研究结果可以认为这些菌株构成了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5.
在植物的系统与进化研究中,相对于叶绿体和核基因片段来说,线粒体基因片段由于其分辨率较低、结构复杂而较少应用到系统学研究中。本研究选用nad1基因的第2内含子序列探讨了稻族Oryzeae的系统发育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单型属Porteresia的系统学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nad1基因内含子序列的系统学意义以及空位性状在系统发育重建中的价值。本研究结果支持将稻族分为两个亚族(Oryzinae和Zizaniinae)的处理,稻族中假稻属Leersia与稻属Oryza最近缘,Porteresia coarctata不应该单独成属而应处理为稻属的成员。本研究表明,nad1第2内含子具有一定的系统发育信息,尤其是在较高分类等级的系统发育重建中具有较大价值;同时表明空位的合理利用将在已有序列信息基础上提供更多的系统发育信息。  相似文献   
6.
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胡枝子属植物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试图为胡枝子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将从Gen Bank检索获得的24条胡枝子属植物(19个种)的ITS序列做系统发育分析,Clustal 2.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ega4.0计算序列核苷酸比例及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树(Neighbor-joining tree,NJ Tree)。胡枝子的19种植物ITS序列全长为622 bp,变异位点占总序列的16.6%;K-2-P遗传距离为0.001-0.085;鉴定成功率为57.9%,19种胡枝子可以聚为3支,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将云南牛蛭(P.yunnanensis)水蛭素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与前人所报导的20个抗凝血因子和相对应的种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片段I(COI)比对,构建NJ进化树,以对吸血蛭类的分子进化机制及舌蛭科和医蛭亚目吸血特性的起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蛭类凝血抑制因子按相似性可分为以Hirudin家族蛋白和Antistasin蛋白家族为基础的两大类群;吻蛭目和无吻蛭目的吸血特性虽然起源不同,但可能共有一套相同位点的遗传基因.  相似文献   
8.
睡莲科的系统发育: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外类群,使用PAUP4.0b4A软件对睡莲科Nymphaeaceae植物7属11个代表种的ITS区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采用最大简约法分析获得了3个最简约树,步长为1125,一致性指数(CI)和维持性指数(RI)值分别为0.7618和0.7214。利用3个最简约树获取严格一致树。结果表明:(1)莲属Nelumbo位于系统树的基部,自展支持率为100%,可从睡莲科中独立出来成立莲科Nelumbonaceae和莲目Nelumbonales;(2)萍蓬草属Nuphar是一单系类群,位于分支Ⅱ的基部,并和睡莲科其他属(不包括莲属)植物聚在一起构成姐妹群,故萍蓬草属仍应置于睡莲科中;(3)水盾草属Cabomba和莼菜属Brasenia聚成一小支并构成姐妹群,自展支持率为99%,说明这两属之间亲缘关系较近;(4)睡莲属和芡实属Euryale、王莲属Victoria聚成一小支并构成姐妹群,自展支持率为94%,说明三者亲缘关系较近,仍应置于睡莲科中。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点地梅属Androsace L.及羽叶点地梅属Pomatosace Maxim.共14种29个居群的ITS与trnL-F DNA序列各27与25条;并结合已报道相关种类的有关序列,构建了“点地梅群”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研究发现“点地梅群”的4个属为一单系类群,含有两个稳定的分支:一支全部由点地梅属的种类组成,另一支分别由羽叶点地梅属、Douglasia Lindley、Vitaliana Sesler和9种点地梅属植物组成;点地梅属裂叶组sect. Samuelia Schlechtd.的3个种与点地梅组sect. Androsace的2个种在3套序列分析中位于不同的系统位置。各分支基部的种都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及青藏高原东部,分子地理标记的结果支持形态学提出该地区为“点地梅群”植物起源地的假设。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向欧洲及其他北半球地区存在不同时期内多个进化支的多次扩散。粗略的时间估算表明该群植物可能是在第三纪的中新世以来才开始发生的。垫状种类分别在青藏高原和欧洲独立起源,而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分化要早于在欧洲的分化,在前一地区可能与青藏高原自中新世开始发生的造山运动、形成高海拔的山地有关,而在后一地区则是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的冰期气候反复波动有关。垫状植物在青藏高原上的大规模分布则可能较晚,与冰期结束后全新世晚期气候再次变冷有关。一些物种种内的遗传分化也可能部分反映了气候来回波动中它们在高原上的退缩和再扩张过程  相似文献   
10.
蹄盖蕨科Athyriaceae是蕨类植物中复杂的大科,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证据表明它是一个自然类群。前人根据染色体的基数,将蹄盖蕨科划分为3个亚科,但没有得到分子证据的支持;本文依据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再结合形态特征,将该科重新划分为5个亚科:冷蕨亚科、蹄盖蕨亚科、对囊蕨亚科、双盖蕨亚科和轴果蕨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