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教育   6394篇
科学研究   722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503篇
综合类   575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74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dentify profiles of sedentary behaviour (SB) patterns, based on leisure-time self-reported SB modalities (screen, educative, social, and relaxing) and to evaluate changes in these profiles over 2 years among Spanish youth aged 8–18 years.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LPA), a data-driven analytic approach, was used to identify groups of boys and girls (n = 1553; 48% girls; mean±SD age: 12.56 ± 2.49 y) with distinct SB profiles using the SB modalities (time/d) as input variables. Latent transition analysis, an extension of LPA that uses longitudinal data, was used to analyse 2-year changes in these profiles. At baseline, four and three SB profiles were found among boys (labelled: screen, educative, social, and relaxing) and girls (labelled: screen/social, educative, and relaxing), respectively. Overall, more girls (range: 48%-67%) had the same profile over time, than boys (40%-52%). Participants with a screen or relaxing SB profile at baseline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n educative profile after 2 years. Youth with a social and an educative SB profile at baseline were more likely to transition to profile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screen and social SB, respectively. Using a novel and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this study identified gender-specific SB profiles that were moderately stable over time.  相似文献   
2.
In this ITEMS module, we introduce the generalized deterministic inputs, noisy “and” gate (G‐DINA) model, which i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specifying, estimating, and evaluating a wide variety of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s. The module contains a nontechnical introduction to diagnostic measurement, 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of the G‐DINA model, as well as common special cases, and a review of model‐data fit evaluation practices within this framework. We use the flexible GDINA R package, which is available for free within the R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a user‐friendly graphical interface in addition to the code‐driven layer. The digital module also contains videos of worked examples, solutions to data activity questions, curated resources, a glossary, and quizzes with diagnostic feedback.  相似文献   
3.
提出完全有效元素法并用于建立一类空间连杆机构装配构形问题的统一数学模型;将综合消元法用于确定机构的所有装配构形。实例计算表明,本文理论正确、方法实用新颖、程序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4.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其心理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田径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为田径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概括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法,力求通过协调双方关系,更好地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根基文化与体育文化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性是体育文化起源存在的客观属性 ,它可通过中介过渡的方法来解决当前体育文化起源的悖论。文中用新石器时代的镂孔陶球为实例 ,演证了这种中介过渡 (即意识物化 )的方法 ,并提出了几点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7.
介绍流畅心理状态的一般概念、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以及国内外对于流畅心理状态研究的动态,并对当 前对于流畅心理状态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评述,旨在为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动 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国外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角色转换: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外运动心理学在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角色转换及其后人生发展领域内的理论研究及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为我国运动心理学今后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及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徐燕军  姜玲 《体育科技》2003,24(3):36-39
运用文献法、问卷法、类比法、分析与综合法 ,对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赛中心理状态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 ,环境因素和动机因素是主要影响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赛中心理状态的因素 ,针对这两个因素从环境适应能力和动机方面的主要表现出发 ,对赛中心理反应进行分类说明 ;同时给教练员提出了一些平时训练和赛前调节运动员心理的措施和方法 ,并指出了形成最佳临场状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巨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个人集权向集体集权的转变,实现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以及政坛上新老集体的稳定过渡,建立建全了各项民主制度;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权和党政分开.总之,中国的政治发展在二十年来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这些重大进步的背后,邓小平同志做出了卓越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