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磊 《档案天地》2007,(2):20-20
1875年.英国人马嘉理到云南“探险”.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被杀.是为“马嘉理事件”。英国政府借机滋事.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烟台条约》。随后,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派大员亲赴英伦“道歉”。1875年8月.清政府无奈之下任命原福建按察使、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郭嵩焘为“谢罪”使臣。后来。清政府又命郭嵩焘出任驻英国公使。这样,近代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就在这样的无奈与尴尬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2.
农历八月,金桂飘香。时值中秋,全家团聚赏月之时,遥想1200多年前,正值唐玄宗李隆基在位,长安城(今西安市)兴庆宫内通常会在八月初五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千秋节"。在这天,外国使节和文武百官会聚在一起为玄宗拜寿。宫内鼓乐齐鸣,歌舞升平。文献记载,席间鼓乐声中,还会有一个令人拍手叫绝的助兴节目——舞马衔酒杯祝寿。这个场景令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3.
舜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舜帝创立的以孝为核心的道德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并对域外汉文化圈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越南作为中国的藩属国,要定期派遣贡使出使中国。这些贡使在完成进贡等事宜外,还写下了大量诗词、游记,其中就有不少咏舜诗文,可以从中窥见域外学者对舜帝、舜帝陵、舜文化的见解。为此,本期刊登张泽槐先生辑录注释的《越南使节咏舜诗选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邮传制度,是中国古代承担接待过往官员、使节和邮递文书的交通制度,又称邮驿、驿传、传驿、馆驿等。这种制度出现于殷商时代,到宋代已空前完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宋代的邮传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邮传制度自产  相似文献   
5.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king),他非常喜欢sing,每天在王宫里唱歌,连国家的事都扔在脑后不管,大臣们都很着急,但又都没有办法。有一天,这个国王照例在王宫里引吭高歌,这时一个外国使节有事想求见国王。大臣们进去禀报了几次,但是国王  相似文献   
6.
明代宦官擅权,多任朝廷要职,在明与朝鲜的外交中,宦使亦占据了很大地位,产生过举足轻重之影响。本文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分析明王朝不同时期宦官外交之情况,并探讨宦官外交鼎盛局面产生之原因,对宦官使节在朝鲜活动行为进行归纳,以尽可能地对明与朝鲜外交中的宦官群体有一番整体而独立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时事广场     
《初中生必读》2009,(10):14-14
●7月17日至20日,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很久很久以前,义韦镇的果园和屋檐下随处可见黄褐色的大纸团,里头有马蜂嗡嗡地进进出出。长久以来,镇上的居民异常机警,和他们的昆虫邻居小心翼翼地和平共处。但是,这种和平被一个男孩子打破了,他在河床上挖到一块大小适中、手感刚好的石头。他本想  相似文献   
9.
付伟 《北京档案》2012,(5):46-47
正琉球曾是一个存在于东亚海域世界的独立王国,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日本冲绳。从明朝洪武五年起琉球就成为了中华王朝的藩属国,中琉宗藩关系延续了500多年。顺治三年,清朝与琉球有了最初的接触,这一年清军大将贝勒攻克福州,携滞留福州的琉球使节到北京投诚。康熙二年,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行人司人王垓  相似文献   
10.
燕行使节的中华认同观是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的风向标。研究以《燕行录》为代表的中朝关系史料,不难发现,奠基于礼学体系的中朝宗藩关系从明末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朝鲜使节对明代的批判、对中华文化正统性的质疑便时有显现,其中华认同观也渐始减弱。明清易代后,朝鲜已不满足于“小中华”的自我定位,视满清入主中国为“鸠占鹊巢”而予以批判,有意识地区分出“他者”与“自我”并以正朔自冒。总体而言,朝鲜中华认同观的变化是一种,皮此渐行渐远的双向过程:自我意识日渐强烈,中华认同观因时递减,导致朝贡关系与自我身份认同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