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史姓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利  孙周勇 《寻根》2002,(2):56-60
史姓可谓中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商周时期的甲骨“史”字上部象形为捕捉鸟兽的长柄网子,下部为一只手的形状。可见,“史”的本意是指那些管理狩猎或记录猎获物的人。后来,“史”逐渐演变为专指记录国家大事、管理宫中典籍的人。职官制度确立之时,“史”的涵义进一步狭隘化为“史官”之意。中国历代都有史官之职,史姓正是中国姓氏制度形成时期“以官为氏”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在历史上特别是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2.
先秦史官的职责与地位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时期,文书工作、档案管理、记注历史,这三项工作是结合在一起的,其职能承担者是我国历史上统称的史官。《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我国古代,官史合二为一,“史”即是官,是掌持簿书,判断讼狱,管人管事的人。先秦史官,就是最早的文书档案工作者,也是最早的知识分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史官的职责与地位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实际、无中生有地撰写吹捧上级领导的章也可以说是一种贿赂.人们称之为“贿”。而且这是一种比金钱、美色更加隐蔽、危害更大的贿赂。  相似文献   
4.
"故事化"叙事欲望源于史官群体为了挽救其在先秦时期文化政治地位的坠失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姿态,由此也奠定先秦史传文献"事语"这一文体形态。先秦"事语"文献可以从编年体、"事"与"语"之间组合两个角度进行形态学划分。按照前一标准,"事语体"可划分为编年体"事语"与本末体"事语"两大类型;按照后一标准,大致可划分为言显事隐、言隐事显及言事并重三种形态。这些次生态文本之间存在交叉融汇的地方,言显事隐、言隐事显及言事并重这些形态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与编年体结合,甚至互相之间可以被有机组合在同一文本中。站在演进的立场上看,言事并重的叙事模式高于言显事隐、言隐事显这两种类型,当言事并重方式出现之后,先秦史官群体的叙事技巧已臻于完善,从而预示纪传体文献的即将出场。  相似文献   
5.
殷周时代 ,一切学术都由统治者直接控制 ,史官之职也是世袭的 ,有着很高的地位和特质 ,所作之史书在一般人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威信。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修史逐渐受到强暴势力的威胁 ,但仍有史官冒着生命危险修史的例子 ,涌现了一批像董狐、南史氏这样的“良史”。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史官屈从于强暴势力的事例。这些事例说明春秋中期以后 ,史官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趋于低落 ,同时史官本身也出现了许多缺陷和弱点。到战国中期 ,史官的地位已低落到世人羞而为之的地步。而伴随史官地位低落的 ,则是史官修史之风的败坏 ,强暴势力的因素越来越影响史官的修史。到西汉时 ,史官的地位已经低落到和倡优差不多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你的老祖宗当过啥官,就取啥姓。如果你的姓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寇,那么你的老祖宗在西周时一定当过相应职务的官。如果你姓史,你的老祖宗一定当过史官。如果你姓钱(这个姓氏不错,一辈子会不愁吃喝),你的老祖宗并不姓钱,他叫孚周,是颛顼五世孙彭祖的后代,他当的官叫钱府上士,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人民银行行长,没有考证,不  相似文献   
7.
先秦诸子散文中存在着两种文化差异。儒家文化孕育于史官文化的土壤,道家文化成长在巫卜文化的沃野,由于这两种文化所处地域各部落原始崇拜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环境,加之学术承传的相异,个体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这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史官文化由巫文化发展而来,并逐步代替了巫文化,它以现实为基础,注重“隆礼”、“敬德”,强调史的劝善惩恶作用。唐前史传散文作为史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其制约,经历了由神到人的发展过程,有明显的依附皇权的倾向,并成为道德评判的“法官”,同时还存在着巫文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