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恺之的代表作之一《女史箴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旷世奇作,《女史箴图》是依据晋代张华所作《女史箴》一文创作而成,以图文相间的横卷形式再现了《女史箴》内容,用封建妇德来"劬劝"贾后南风,是一种对妇女的诫说的画卷。本文通过对《女史箴图》产生的渊源、表现内容、收藏情况和作者艺术成就的研究,以具体的形象或多或少道出了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悟对通神"的绘画特色。  相似文献   
2.
杨佳玲 《收藏》2001,(10):12-14
在英国伦敦大卫德基金会及大英博物馆策划下,《&;lt;女史箴图&;gt;——中国早期仪节、艺术与帝国的理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6月18日至20日在大英博物馆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3.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为大英博物馆东方艺术部的镇馆之宝,高248厘米,长3482厘米,横卷。原有12段,现存9段,为历代皇宫贵族珍藏。是顾恺之根据西晋张华的《女史箴》所画。  相似文献   
4.
正魏晋南北朝是中华艺术中极为辉煌的历史时段:书有王羲之,诗有三曹七子二谢,画有陆探微、张僧繇、顾恺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洛神赋》,赋文叙述了自己于洛水边与美丽洛神相遇的故事。本文品味、赏鉴《洛神赋图》,从六朝艺术"明空见性"说起,兼论曹植《洛神赋》的创作动机,点出《洛神赋图》的闪光之处在于宣扬人神相通,以美劝世。本文不同于普通的绘画鉴赏,作者并不在意绘画的内容、笔法,在他看来,不论是画还是赋,都为了展现对美、至诚和自然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这一追求古今相通,或许这正是《洛神赋图》和《洛神赋》跨越了千年还能深深打动我们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发展,一些研究开始关注近代中国母亲问题。研究这个问题,能够反映出女性在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境遇。现有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女子教育、生育育儿、国家干预和文化建构四个方面,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现能够推动新妇女史研究的发展。但目前缺乏将母亲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研究成果在整体上呈现零散状态并且存在研究意识、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近代中国母亲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韩流“,主要表现在大量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引入和风靡,这样的现象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化正在形成.可以说,这种新的文化是电视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文化里,所要传达给公众的一种思想是--“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生活和游戏的界限趋向于模糊.在中国,韩剧的受众有很大一部分是“女史“.本文试图通过对韩剧内容和这一群体对韩剧的评价,来探讨她们在看韩剧的过程中,她们的文化观念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在她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7.
女史”是一种特殊的史学现象 ,是宫帷生活中的一只“理性的眼睛” ,它发源于《周礼》、《毛传》 ,潜流于《汉书》、《后汉书》 ,交汇于《宋书》、《魏书》、《北史》 ,奔腾于新旧《唐书》 ,《金史》、《明史》为其余波。“女史”是先民们“二元本体思维”的产物 ,沉淀着特异的文化内涵 ,是传统史学大厦上开启的一扇“新窗口”。  相似文献   
8.
张咏 《中国文化》2014,(1):257-259
作为中国人物绘画体系之一大宗,罗汉题材之绘画有其绵长悠久之历史。作为曾被广大中国民众信仰之对象,罗汉造像与佛和菩萨一样,在佛教艺术中有着大量表现,而将罗汉摹写入图,则始於六朝,东晋戴逵尝画有《五百罗汉图》,是为吾国迄今所见最早之罗汉题材绘画。由唐宋至明清,  相似文献   
9.
再说张华作了《女史箴》献给贾南风后,贾后看了虽未有什么痛改前非的变化.但也一直未敢有太严重的僭越之举。  相似文献   
10.
陈文平 《寻根》2001,(2):64-77
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中国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该馆东方馆内所藏中国历代珍贵物,从殷商钟鼎、周秦器皿、汉唐物、宋明瓷器到清室宫廷奇珍异宝,无所不有。举世闻名的《女史箴图》就藏于该馆。《女史箴图》为隋唐时期摹本,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传世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为清宫旧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