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本从班固的《汉书》与汉魏时期学对《汉书》的注解、古代其他重要的地理学作对垓下的记述、楚汉两军决战的军事形势、项羽突围的路线,以及关于垓下是否聚落名称、垓下战场的历史遗迹等方面,论证了垓下故址在沛郡Jiao县城北,即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韦集附近,指出了陈可畏同志关于垓下故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北的论断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3.
柴桑考辨     
  相似文献   
4.
卢兴国 《寻根》2014,(5):128-130
崔氏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崔氏族系,名人辈出,唐代是最为显赫的时期。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崔氏在唐代先后任宰相者共有27人。另据科举史籍载,唐代崔氏先后出了22位状元。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谚语。现今崔氏人口有450余万,居姓氏人口第58位,后裔遍及海内外。崔姓源于姜姓,周武王称王天下后,姜尚(即姜太公子牙)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国有功,受封东夷族齐国故地建齐国,为公爵。传至齐丁公假时,有嫡长子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但他性格宽厚,把国君之位让给了弟弟姜乙,自己到一个名叫崔的地方,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延续下来,后来又分邦建姓,将崔邑的名称“崔”做了姓氏。  相似文献   
5.
汉萧关考     
萧关是古代关中地区西陲的重要关隘之一。萧关故址何在?古今众多的史志工作者都考证过汉萧关的确切方位,但说法不一。主要有古城、开远堡、固原城北、三十里铺、瓦亭关、三关口等之说,通过对几种说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可知萧关并非一般的关口、哨所,而是汉初北边的一座军事要塞,可驻屯百姓和军队。  相似文献   
6.
东坡雪堂的故址不在今日黄冈师院老校区、体育路一带,它的准确位置应是在黄州城内的青云街与考棚街之间的大穆家巷侧。  相似文献   
7.
8.
对今陕西省靖边县北部统万城遗址的最早调查,一般论述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怀远县知县何丙勋受榆林知府徐松的指派,前往县内西北境寻找夏州城故址,踏勘后确定今统万城遗址即是。经对道光年间榆林人杨江撰《河套图考》提供线索的核查,再据何丙勋调查内容同《榆林府志》记述内容之间的关联性,现推定何丙勋的调查发生在《榆林府志》成书的1841年秋季之前,最有可能是在1841年上半年,榆林府方面的指派人则为知府李熙龄。李熙龄纂辑《榆林府志》中急于解决夏州城故址、怀远县水道两个问题,构成怀远知县前往境西调查的动因,调查后形成的"禀稿"呈送给李熙龄,著作权属于何丙勋。1844年徐松方出任榆林知府,何丙勋又将"禀稿"呈送徐松,时间是为道光二十五年。  相似文献   
9.
追溯春秋柏举之战的原始记载,据《禹贡》载本地盛产树木的种类及其分布规律,认为春秋时的柏举乃水名而后世省称为举水,有如春秋时的清发,晋唐时简称为清水一样。分析认为"大别"方位在汉晋至唐代的争论至《元和志》已成史论,又据《禹贡》《地说》《汉津赋》等不晚于汉代的史料对柏举战址作了新考;同时对小别、清发、雍澨等相关战地的今址也提出了考证结论。  相似文献   
10.
1 1934年11月至12月,拉都路283号后面二楼亭子间 1934年秋,在青岛的萧军与鲁迅初次通信,并得到鲁迅的回信.同年11月2日,萧军、萧红和友人乘坐日本轮船"共同丸"抵达上海,两萧住进一家公寓,在法租界的浦柏路(今太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